第219章 天巧星的心眼无处不在(第2/3页)

何顺芝还在养伤呢。

不过她既不喜欢关注网络信息,又充分信任盖青云说的话:“体育领域的行业封闭程度太让人惊讶了,整个专案组都认可你现在的努力,辛苦你了!”

卧底警员为了让体育行会出现点间隙可以渗透进去,付出了这么大的牺牲。

她还充满骄傲。

所以又悄悄补一句:“我在平京等你,想你”。

完全想象得出她发出这句时候的满脸小鹿乱撞。

盖青云这该死的崽种也会晕头转向的回应,我也想你……

这特么简直把结打得越来越死了。

燕青当然不知道这些报喜不报忧的聊天内容了。

他只知道回国后,当然要面对射击中心的各种大会小会严肃整顿。

好在燕青的回应超级简单,大家所有人到射击场上看看。

看他端着依旧贴得乱七八糟的猎枪,在靶场一口气打下五十发全中的成绩:“如果不够,再打五十发,或者一百发,两百发,打到领导满意为止……”

盖青云还帮他整了个活儿:“我现在还是皖省体院的学生,我现在拟定的论文题目就是《飞碟多向射击运动员精神专注力的节奏变化解析》,从所有巡回赛争夺入场券开始,到热身赛,再到最后的奥运会比赛,都将是整个论文的论证过程。”

注意,他是边打边说,那叫一个举重若轻。

时不时还回头跟站成一圈的领导们说话!

跟着入境的米哈伊站在边角,习以为常的双手捏拳头祈祷加油。

他当然听不懂燕青在说什么,也不知道之前两次比赛都没能夺冠是为什么。

但他只为燕青祈祷。

哈立德先生就不问燕青为什么打出来的成绩差强人意,可能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份投资,要是失败了,重新投别的呗。

国家射击中心的领导们就还是稳妥起见:“不是说你体力不够,注意力不够持续吗?继续打……”

燕青就这么继续打下去,也继续忽悠:“我本来的主要目的是迷惑欧美选手,去墨尔本比赛就主要是这个目的,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战术安排吧,只是没想到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在海外训练策划的过程也会被人拍摄发回国内,还这么持续发酵,但我想这不同样也是迷惑海外选手的一部分吗,国内都骂成这样了,他们肯定以为我已经精神崩溃不行了……”

那些射击中心的领导已经有人在哈哈笑了,这小子很损啊。

集中注意力确实是个很耗体力的活儿。

特别是持续二十分钟以上连续集中注意力,已经是个衡量人有没有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的基本医学态度。

因为在如今这种信息爆炸的年代,手机无限入侵碎片化生活的状态下。

能够持续保持较长时间注意力的人,都具有相当高的自控力。

而对于还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精力都是旺盛得要溢出来那种,充满电都得到处释放下。

长期管理一大堆青年选手的射击中心其实很清楚这些道理。

可看看燕青从出国前就是整个射击中心出了名的别人家孩子,训练专注刻苦。

现在这种松弛的比赛状态,其实是很多运动员可望不可及的高手做派。

速度超快的,连续打了超过两百发单日训练量,都保持精准的命中率,这还有什么可探讨的。

所以对燕青在海外网络上那种被定义为因为沉迷美色和社会活动,很难持续集中注意力的专家评论,也理解成了过度解读。

大家都表示了全面信任。

并支持燕青继续整活。

甚至还有点窃喜。

既利用社会影响力施加了压力,还能保证最后的成绩。

两全其美!

话说有谁会在这种事情上,玩这些花样。

欧美选手的脑回路,大多还没复杂到这个份儿上。

燕青纯属搞事儿。

用宋思雨给他整理出来的结论就是,彻底爆炸流量。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古话,在互联网传播上也是这个道理。

绝对达到并超过了去年整年度网红流量话题最高的“哇呀挖”“打螺丝”这两个案例的总量。

因为这两起标准的MCN推广背后,几乎都在一个月内下滑并消失。

哪怕相关主角也能凭借这档爆红,开始转型带货、商演,赚得钵满盆满。

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流量巅峰已经过去,永远不会再来。

后面剩下的都是吃红利。

而燕青却稳稳的从青运会小出名,几十万粉丝,到演唱会之后飙升到数百万,现在又轻而易举的成为数千万甚至近亿粉丝关注量的超级顶流。

哪怕他所有之前发出小视频下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谩骂,搞得整个账号像个巨大的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