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体育界的死亡笔记(第2/2页)

摔跤手、柔道手都有点被问愣住了。

还是燕青解释:“我们打人是要钱的,每一拳、每次摔翻,那都是要收回多少钱的,你给钱了吗,你还想白挨打啊,你怕是想太多了吧。”

这下不光直播镜头那边的网友们笑得东倒西歪,连专门集中到琼海来学艺的右岸小哥们都恍然大悟。

原来这就是老大说过的江湖奥义吗?

明白了!

微视都跟宋思雨的文化传播公司,共同凑了个联合小组,负责专业拍摄和各种推广炒作。

本来还想请那位一贯都悄悄站在镜头之外的何秘书也上镜的,很多直播都有这种故意放个花瓶在旁边吸引眼球的做法。

妖媚秘书却温柔而坚定的拒绝了,还戴上遮阳帽跟眼镜各种回避。

宁愿让体育生露面。

皖省体院有一两百个体育生过来,在大龙他们的带领下做“基地服务员”,都是各专业给各国家队、省队当训练助理。

无论是让这些体育生能够接触到各自项目最顶级的高手,可以或多或少学点东西,还是让他们早早的认清自己没法在比赛上出头,就赶紧转教练等其他选择。

这种“服务员”也肯定比普通人要懂行专业许多,得了不少训练队的好评。

总之燕青在运动员、教练员中间肯定都如鱼得水的广受拥戴。

也算是成功的厮混到了各个项目中。

然后不经意间还抓到条线索……

纯粹是在直播后的闲聊中,燕青顺口吹嘘自己是靠着飞碟射击这种所谓的贵族运动,抱上了中东土豪的大腿,才有资金做这么多体育城。

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就笑谈他们以后也得靠这抱大腿养家糊口。

原来他们这个级别的省队、国手退役之后,绝对比田径、射击这些项目的运动员吃香得多。

因为国内普及度的关系,其实很多企业老板、单位领导都比较喜欢这类运动,也是很多国企、企事业单位固定的每年行业运动。

所以他们退役之后,也能谋个银行、国企之类普通人挤破头才能进去的好单位,到工会、后勤之类去上班。

平时搞搞活动,陪领导打打球,专业指导带带单位爱好者,必要时候上场降维打击的碾压,有时候还要翻车……

因为每年都有各省高手和国手退役,乒乓球这种拿全国冠军比世界冠军还难的项目,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在什么系统遇见国手了。

藏龙卧虎的很多。

这很正常,总得给这些功勋卓著的运动员谋个去向。

不是所有运动员都有燕青这么灵活的脑瓜子,能留在体育部门当领导、教练的都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想离开活了半辈子的体育系统,过点普通人的生活。

但就是对燕青没半点防备,有个国手随口说起乒乓球、羽毛球现在这种情况都不算什么了。

实际上有个大家都不太注意的项目,在这方面才是猫腻最多的。

篮球。

和臭名昭著的足球类似,篮球在国内民间的普及度非常高。

这两者比排球的技巧性、身体要求都要低很多。

所以喜欢玩的人非常多,群众基础很好。

而足球需要的场地还是比较大,最主要是一两个人没法玩。

篮球一个人或者一群菜鸡都能光投篮玩好久。

所以各级专业篮球手,在退役之后被企事业单位招募的也挺多,甚至从体育生阶段就被挖去给企事业单位当枪手,还能边上班边打球。

但猫腻也就出在这里。

乒羽选手,个把个就能独霸某个行业领域,平时也花不了多少钱。

大家退役之后哪怕停了高强度训练,打普通对手应付十多二十年都没问题。

篮球还是很吃身体条件的,要保持得比较好。

而且要想保持战斗力,不可能只招募一两个人,得是五六个起步,替补水平不拉胯的话,那开销就挺大了。

有点类似于业余领域的“职业俱乐部”。

因为篮球往往是很多领域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国企系统固定的职工运动会项目。

花的都是公家的钱,来投领导所好,所以搞这个油水很大。

说这事儿的国手,是知道自己朋友退役去的单位:“胆子小的也就在挖人、维护开支上做做手脚,赚点小钱,胆子大的甚至是帮着在洗钱,就是个高规格的小金库,毕竟挖个国手,花十万和一百万都有可能,账面上都说得过去,真正花了多少钱,可能打球的人都不知道。”

金牌卧底肯定拿个小本本记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