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跨代就是吊打(第2/2页)

结果全都挤到燕青他们那个省师大分校区,全新的多媒体阶梯教室,满满当当坐了几百人。

看整个看台那么大的巨型液晶屏上的现场多机位直播。

准确的说是点播。

因为几十架无人机在天上呜呜飞,每台车又有自己的一圈摄像头,各种机位随便指定要看什么。

所以那大屏幕上都是几十上百个小画面集中在边上,然后随时放大其中某个给所有人看,甚至包括所有画面都在实时记录中,回头每个都能让需要的专家、技师、军士长们自己分头细细研究。

差不多就是几十头饿狼进羊群的感觉。

看似像红警圈了一大堆坦克A过去,其实每台车都带着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

三四部之间又有排内交流,我们负责这个侧翼,那么就要帮二排打掩护,三排自然知道帮我们做阻击。

围点打援肯定要用的,口袋阵也不会放过,打头断尾灭中间的战术也有八排在实施。

就绝对没有什么讯息不到位,哪个部队怯阵拖拉,相互之间不会有猜忌不信任,都特么是盖青云一个人自弹自唱。

燕青都只提了个建议,选开战时间的时候,上午最好,何顺芝那个小娘皮上午会比较认真的在赵老板楼层当卧底前台,不会骚扰使唤机器人男朋友。

舔狗盖也不会把主要精力拿去应付女友。

盖青云就假装很慎重的在人家开战前会的时候提出来,自然被那边采纳了。

四十几辆坦克而已,连步兵战车都没带,就敢直接冲装甲师驻地!

当然这里也“偶然”得到了某气象卫星捕捉到的实时监控画面,上午嘛,光照条件还是非常清晰,很利于气象观察。

惊慌失措的三哥装甲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燕青还在自己体育城办公室的大画面前鄙夷:“你们这不仗义啊,不应该是摆开阵型才冲阵吗,动不动就搞偷袭!”

他也认可赵女士那种把军民分开的态度,自己不去掺和,而且单独看他才能跟弟弟交流。

实在是那边的场面太让专家们震惊了,盖青云自己也是从来都装着电子音简单回复:是,明白了之类口令,从不做拟人化交流。

免得把专家们吓着。

现在盖青云更从不把自己战场上的内部交流展示给专家,只飞快的在坦克之间……他自己跟自己说什么啊,哪有自言自语跟个深井冰似的。

也就跟大哥唠不停:“卧槽卧槽,这个车发动机不对啊,换到后面去……这变速箱油压力也不对,也放后面吧。”

大屏幕上看起来就是眼花缭乱,随时都在把连排级车辆重新打乱编组。

百把公里的穿插过程不断重新梳理组合,因为这都是出口坦克被外国军队用了一两年,保养维护程度当然比不上国内爱车如命的部队作风。

这都是尽量挑的车况好的做智能化改装。

等一个多小时后分散各自到位,已经拉开前后足有二三十公里的战线距离。

主攻的三个排已经跟拼命冲出来的重装坦克师交上火。

全都是那种倒退打法,且战且退的把对方上百辆坦克陆续出营的规模,拉进两个排构成的口袋阵里。

智能化就是可以清晰到每辆车单独携带不同弹药,负责打坦克的就只携带空心穿甲弹,打步兵的只有高爆榴弹,破甲弹则专门用来开罐头,寻找那种指挥车、高级长官坦克,一打一个准!

无人机们在天上比地面还忙,穿梭找寻目标,那种营团级的通讯指挥车一旦被找到,直接回去挂榴弹来空爆!

如果有个游戏比赛计数器的话,一定能看见这边的战损数字一直是零,而另一边就像那个东瀛电视节目“超级变变变”的投票灯那样,嗖嗖的往上冲,爆表了!

五辆、十辆、二十、四十、六十……

而且全都是带着清晰击毁击残影像记录的战果证据。

巴铁军方要做的唯一事件,就是派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空军战机,在空中保持震慑,不让三哥的空军能获得制空权就行了。

这时候聚集在庐州省师大分校区多媒体大教室的专家、军士长、指挥官们忽然想起来问技术顾问:“这种技术能用在武装直升机上吗?”

对啊,这种坦克会战的场面,要是有武装直升机在低空杀伤,简直就跟割韭菜一样……

可以那个抽签哥带领的技术团队成员满脸抽抽:“武装直升机啊……”

那玩意儿是真没什么前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