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地狱(第4/6页)

这回对味了。

秩序局的主要美术风格便是粗野主义,大家比较熟悉的游戏《控制》就是这个风格的,这个游戏的设计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这个游戏比起它的什么剧情还是游戏性,我觉得最赞的是,它的艺术设计。

无论是基金会的怪诞风格,还是超能力射击,大家应该都玩过不少了,但这样有趣的、完全的建筑风格,我还是第一次在游戏里体会。

它把很多名家的设计整合在了一起,比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华夫饼格,在这里我就不报菜名、提那些大佬的名字了。

本身这个游戏的原型,便是现实存在的,美国长线大厦,那是一座没有任何窗户的混凝土大楼,耸立于城市之中的堡垒。

在翻阅了相关的美术解析后,我就凭借着感觉来,用大家便于理解的话,大概便是巨大、怪异、灰冷、强权、混凝土、混凝土还是特么的混凝土。

开个玩笑,这东西还蛮复杂的,我的了解也是比较浅显,有兴趣的读者自己深入了解一下。

哦,对了,当时还刚看完《沙丘》,我觉得粗野主义再配上巨物恐惧,不要太好,最后秩序局就变成了一座竖立于欧泊斯的庞大方碑,就像神话里的巴别塔,你一抬头就能看到它,仿佛它是不属于人类的造物。

说来,我当时上学室内家装好像没教过这玩意啊。

最后我决定把秩序局描写成这样,一个让你在上班感觉在监狱坐牢的地方,明明是最安全的大本营,但你却总觉得,隔壁办公室里藏着怪物。

肃穆、压抑、权力,废墟之下裸露出来的钢筋,我觉得这种极度理性的风格和超凡神秘的色彩凑一起,这种矛盾与割裂感非常不错。

除开粗野主义的这部分,让我对建筑设计产生很大兴趣的,还有贰瓶勉的《blame》,他的漫画里,经常会出现这种巨物、冷峻的建筑,加上角色的沉默寡言,很多时候看他的漫画,更像是看一个未来建筑设计图集。

秘密、秘密与秘密,一个又一个的红叉,把真相死死地封在尘埃里。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粗野主义,这种现代不多见的建筑风格,在游戏等载体下,焕发了新的生机。

我个人很喜欢新怪谈、怪核、阈限空间之类的东西,总之越怪越好,甚至说有些“猎奇”。

这种存在于近现代的东西,常让我们居住的城市变得没那么安全,就像一个个糟糕的都市传说,你在论坛上随意地口嗨着这些东西的真假,然后有一天走在楼道里,发现灯光全灭了……

倒霉鬼,你好像步入其中了。

安全的城市不再安全,又或者说,我们和怪异共同生活在一起,只是平常看不见对方而已。

集合以上的要素,我按照游戏那样,搞了个声望系统,也就是都市传说,来进一步填充这个城市。

一个充斥着各种乱七八糟的怪异的城市,但幸运的是你不会死,并且还拥有着超能力。

是啊,本书实际上我写的时候,预想的就是一个,各种怪异横行的都市异能。

用大家便于理解的方式来讲,就是机动特遣队成员的工作日常。

有了怪谈之类的要素,那么也应该有san值之类的设计了,但我不想直接粗暴地弄个什么san值槽,来表示角色的精神状态。

在确定了描写欧泊斯这座城市时,我觉得倒不如从周围的环境入手。

秩序局到处都存在着绝对理性的几何体,棱角分明秩序感拉满,但随着权限的提升,人们眼中的“垦室”也发生了变化,绝对理性的几何体开始变得柔软,笔直的线条不再,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堆诡异的曲线,就像怪物扭曲的狰狞模样。

这是我在写书时萌发的一个新的想法,用理性的几何体代表稳定秩序,可当几何体开始崩溃,变得柔软扭曲时,便是疯狂的开端,从侧面表现san值的起伏。

所以常态下,秩序局是绝对的理性几何体,而彷徨岔路则是扭曲蜿蜒的建筑群。

不过欧泊斯终究是一座凡人的城市,超能力者的互相大战总不能变成城市拆迁,所以有了“虚域”一类的设计,就像一个个副本,等着大家伙下本。

外表看起来是座小房子,里面实际上是个巨大的迷宫,这种空间错位感我很喜欢,比如《控制》里的太古屋,基金会的一个项目“见鬼的宜家家具城”,这个家具城大的离谱,把很多人都困了进去,和宜家的员工斗智斗勇,还有一个项目我记不太清了,应该是“九龙城寨”,描述和“宜家家居城”差不多,也是内部空间扭曲,大的离谱。

熟悉银河恶魔城类游戏的读者应该知道,当你把一个区域探索的差不多时,你往往会打开一个“捷径”,让地图之间联系起来,就比如“垦室”的“废墟区”里,会不会有扇门,通往一些奇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