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我接过来(第2/2页)

呃!

徐亮很想说,不给当地的,都是从南方调人过来,就是有人在总部那边说,北方的市场,太过混乱才想用南边来的人。

话没出口,现在的魏涛可不是当年跟他勾肩搭背的涛子了,别看他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但这句话,不说是言出法随也差不多了,如果不给我,你南边来人,能干得好吗?

或者更直白点说,能干得了吗?

能开门营业吗?

徐亮懂事的点头:“我会跟上面争取。”

徐亮以为,魏涛可能要拿所有厂家的客服,波导只是开始,却不知,这是开始,也是结束。

魏涛看不上了,虽说再小的肉也是肉,可这毕竟是正规生意手段之外的手段,他不太愿意用,哪怕最后仅仅是一个以势压人,他也不想去背负,有个态度让别人知道‘德信’在通讯圈的地位就好了。

到是朱峰和乔新华,晚上联袂而来,这顿饭这杯酒刚端起来,手机响起来,接个电话回来,魏涛只能是长话短说:“你们要做就做。”

没提我做不做。

没提我想要什么。

无需说,这两人能够给出最合适的分配。

是否在意这小生意是一回事,有钱不赚那是傻子,‘德信’去年可是出了大百几万,如今柜台上趴着的机器和几百台库存,那进货款,可不是魏总掏的本钱,而是赚到的钱。

简单用排骨炖豆角的汤汁泡饭,捡着下饭菜吃了两碗饭,外面的祝喜春和陆江也是一样。

朱峰和乔新华一看就知道魏总这是有事了,也是默默的吃点饭,喝酒和接下来的节目,暂时搁置了,能得到魏总的支持就好了,手机市场的生意是不能舍的,不仅不能舍,还要尽可能做得更好,成为稳定的收益,这才好跟着魏总出去打江山。

“工地盯住了,无论什么时候,质量不能有半点差池。”

起身离开时,魏涛又专门嘱咐了两人一遍。

从开春一直到现在,这样的话语面对同样的人,魏涛都不止说了一遍,不是絮叨,是加深在他们心中的印象,让他们意识到,这件事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他魏涛狠抓的。

从饭店出来,回家取了几件衣服,跟母亲打了声招呼,三人驱车前往机场,坐上了夜里十一点的航班,飞往羊城。

等了许久的决议,它来了。

在雷布斯和李学零等人的博弈中,最终没有胜利者,两人各自妥协向后一步,而对于魏涛而言,没有胜利者,他就是胜利者。

早已经准备好的钱,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新比例,他人去南边,只是表明一个态度,而并非想要争取什么,心里也有预感,自己似乎也争取不到什么。

这各退一步的代价,会不会就是自己这个第三股东,将会成为‘牺牲品’?魏涛不得不恶意的揣度这个结论,不过还好,就算是‘牺牲品’也应该会给予让他满意的答复。

概因,他不贪心。

不,不是不贪心,是担心一旦贪心了,掌握的多了,现有的轨迹变了,作为一个只想偏安一隅薅羊毛的人,他可不想直接自己亲自上阵去跟诸多互联网内的能人去厮杀。

一旦我下场,到是有前瞻眼光,可这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就出来了,晃晃头,魏涛啊魏涛,你是要投资2.0时代诸多大佬的男人,怎么能自己操盘呢,那你还想不想保证松弛的物质生活了,每天比996还要辛苦,你愿意打拼十年吗?

答案是,我不愿意。

我在松江多好,别人都说魏总一天敬业,我敬毛啊,一个兴趣加起来工作时长不超过二十个小时,没有高压商场的压力,多好。

我打拼十年彻底财富自由,和我投资十五年当个薅羊毛的财富自由,有区别吗?

我准备了2000万,够不够用?

如果是参照原本的轨迹,刘勤是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那我这些钱,就算变量大了,歪歪语音出来了,也应该是没问题的?

在飞机上,有钱了从不会委屈自己的魏涛,哪怕感觉到钱紧,那也是投资多寡的问题,不值得舍弃或是压缩当前的生活条件,出门商务舱头等舱是一定的,迷迷糊糊胡思乱想,在家里明明都想清楚了,可临到头,还是会胡思乱想,想着自己即将遇到的种种不同选择和结果。

如果是这样,我该如何?

如果是那样,我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