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堂之上的变化(第3/3页)

省得百官以为朱棣让朱高煦领兵出征,就是有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至于怎么显示存在感,这就是陈堪今日为何要特意带上仪刀的原因了。

都察院不是嘴臭,不是弹劾东宫和方孝孺用人不当,导致改土归流之国策在通海县被毁。

陈堪现在作为东宫的牌面人物和方孝孺的弟子,来反驳一下。为太子殿下和老师喊两声冤枉这很合理吧。

当然,讲理要是讲不通的话,陈堪也略懂一些拳脚。

至于纪纲,陈堪觉得纪纲不应该仇视他。

反而应该好好的感谢一下他。

若非他一手扶持起五城兵马司和东厂分走锦衣卫的权力,锦衣卫现在早就膨胀了。

历史上的纪纲就是因为锦衣卫太膨胀,以至于让他产生了他能够将百官和宗室,甚至连朱棣这个皇帝都能踩在脚下的想法。

最终,他GG了。

现在多好,他不膨胀,不膨胀就不会造反,不造反他就不会G,这可是活命之恩,难道他不该感谢一下陈堪吗?

恩将仇报的白眼狼玩意儿,陈堪懒得和他计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百官之间互相见完礼,方孝孺也在此时姗姗来迟。

师徒两人互相对视一眼,随即又默契的收回了视线。

“啪~啪~啪~”

宫鞭三响,洪武门的大门被宫城力士推开。

文武百官默契的闭嘴,开始在引路的内侍的带领下,文左武右的进了门洞踏上御道。

陈堪是武将,本来应该走右边的。

而且现在他在右边的位置还极其靠前,朱能死了,丘福在北京,南京城中的勋贵,也就一个李景隆需要天天来上朝。

五军都督府那几位除了大朝会基本上不回来,所以,如果陈堪走右边,现在的位置就仅次于李景隆。

不过陈堪向来不走寻常路,于是他果断将茹瑺身后的一个官员挤出了御道,跟在茹瑺后面走上了文官该走的御道。

被他挤出去那人怒了,指着陈堪的鼻子骂道:“靖海侯,本官敬你是我大明一代名将,但你不觉得你今日之事做得太过火了吗,汝即为武将,自当走右边的御道,来挤本官是何道理?”

陈堪疑惑的侧过去,沉默了一瞬,低声问道:“敢问这位大人?”

那人没好气道:“本官新任工部尚书夏元吉。”

“夏元吉?”

听见这个名字,陈堪一愣,随即面色古怪起来。

夏元吉,那不就是朱棣迁都北京之后的帝国大管家,差点被朱棣北征逼疯那位吗?

怎么在南京就成尚书了?

难怪今日陈堪没有看见郑赐,感情换人了?

既然是一代名臣夏元吉,陈堪也就不找他麻烦了,于是,他果断朝后面退了一下,空出一个身位道:“原来是夏大人,请。”

夏元吉怒气冲冲的走回原位,但陈堪身后的那位差点被他挤成肉饼的官员就非常不爽了。

“靖海侯,还请回到您该去的地方。”

陈堪回过头:“您又是?”

“本官......”

但他刚开口,便被陈堪打断道:“你的官有我的武英殿大学士和詹事府詹事大吗?”

那官员一愣,随即满脸憋屈的闭上了嘴巴。

能跟在尚书身后的,自然是六部侍郎,侍郎最次也是三品官,三品官当然大,毕竟陈堪的詹事府詹事,身为六卿之一也就是三品,但架不住陈堪身上还有个大学士头衔啊。

就这个头衔,就能让他在除了六部尚书之外的文官之中独领风骚了。

至于什么左右副都御史之类的官员,虽是二品官员,但他们的独立于六部之外的官员序列。

所以,陈堪此言一出,原本还想开口的其他官员也都闭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