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4/7页)

在谢锦秀回村的第四日,谢明陈家里的名声猛然一下子更火了起来,只不过这次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名声,而是败家的名声在谢家村里流传开来。

谢明陈家把居然新换的水田的秧苗都拔了,而且都败家的堆在了旁边,这些都是村民们眼睁睁的看着的,最后还把拔过秧苗的水田糟蹋的不成样子,用水浇灌,都变成了泥浆地了,为此,族长还特意过来打算和谢明陈仔细的说说,不过在谢明陈的再三保证不耽误缴纳粮税后,也就只能任由这个子孙来折腾。

“听说了么?小书呆他爹也开始发呆了,他那两儿子怎么劝,也没劝住,这不要水田都给霍霍了!”农妇一,边干着自家田里的活,边指着远处谢家水田说着。

相邻地里的农妇二也附和着:“这谢老二脑子不会是坏了吧?这可真是不孝啊,哪里能这么的祸害良田!”

虽然刚开始听了些碎话,谢明陈还有些羞赧,但是在谢锦秀的鼓舞和描绘的大丰收愿景下,谢明陈已经破罐子破摔了。

后来为了赶时间,谢明陈不但把胖叔家的牛租借了过来,还把里正家里的牛也租借了,两边同时开工,秧苗倒是拔的迅速,耕地也快,就是灌溉上很缓慢,要是用水桶,几个人一天也干不完。

于是谢锦秀每天晚上让回家的父兄在家里打造了一架小水车,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减轻灌溉的负担,实在要是一担担的挑水,这十亩地灌满实在慢的很,现在变成合适的水田的只有一亩,对于时间紧张的谢锦秀来说,只能借助于工具。

于是在谢锦秀回来的第七天,谢家村水田那边的青山河,竖起来古宋国的第一架水车,水车的架子不是大,两三个人一会儿就给竖了起来,只是需要一个人在上面踩着才能使用,这不能自己永动的,谢锦秀看着村民在跟着看也并不在意。

但是当谢锦山踩上去,哗啦啦的水通过沟渠进入谢明陈家里各块的水田的时候,附近的村民们才惊动了,这东西要是运水进村灌溉倒是极好的。

最后连谢家村的村长也惊动了,谢家村村长也就是谢家族长的儿子,算是下任的谢家族长,当看着水车这个东西的时候,晚上谢氏宗族又开起来会议,议论的重点就是这架水车。

几经商议,结果就是族里从公中拿出来二十两银子奖励了谢明陈一家,而谢明陈他们要给村里再做一辆水车,然后村长组织了村民在水田附近挖沟渠。

对于这种能惠及自身的事情,谢家村民都积极响应,于是就看着在水田的附近,一条条米宽的沟渠就慢慢的修好了,当水通过两架水车推动进入了沟渠的时候,所有的村民脸上都乐开了花,而小孩子们更是开心,尤其是半大孩子在沟渠里还发现了鱼,这里沟浅抓鱼要比在河里抓鱼安全的多,一个个都是满载而归。

二牛,就是上次和谢锦秀拿鱼换钱的那半大小子,远远的看着谢锦秀,就开心了起来的问候起来:“谢家小先生,要不要再和咱们再换个鱼?”

因为谢锦秀得了案首,这谢家村的各家各户都告诉自家孩子不要再用小书呆称呼谢锦秀,那样就是傻乎乎冲撞了人家,容易结怨了,于是这谢家小先生就这么叫起来了。

而谢锦秀听着了二牛的话,就是眼睛一亮,心说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你们今天都抓了鱼?”

二牛得意的点点头,刚刚要说是在沟渠里面抓的,但是想想那里太容易抓鱼后,就闭口不提,反而问着“对,都抓了有一鱼篓,你还要不要?还是原来的价格!”

谢锦秀自然满口子的答应下来,鱼米之乡,现在稻米的种植快要成了,鱼怎么能少的了。

等谢明陈在给谢锦秀十两银子后,在了解这是为了买鱼,然后谢锦秀还把半大的鱼扔到自己十亩地里后,他整个人都是懵的,他觉着自己是不是在哄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玩耍,或者自家的幺儿才是败家子。

十亩水田,变成了泥汪汪的泥泞水田后,谢明陈心里七上八下的,尤其是看着时不时有条鱼窜上来,他更是没了信心,不过想想每天谢锦秀读书到半夜,心里微微叹息一下,就当府试前陪着儿子玩闹吧!

“间苗?你是说要把这十五亩的水田里面的秧苗都拔少了?”谢明陈看着自家老儿子,当他看着谢锦秀看向自家田里的苗的时候,就觉着哪里不好,没想到真是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

“够了,三弟,这次不行!我说什么也不同意。”

这一天天的事情累积下来,谢锦山直接爆发了,这几天眼看着父亲带着自己兄弟二人陪着三弟胡闹也就罢了,起码家里的粮食还能有所保证,现在居然要动家里的那十五亩田地,说什么他也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