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第2/3页)

虽然大儿子现在不直接参政,但新区的政策什么的他了解的比旁人通透。

赵曼逗他:“你不会来接我的吧?”

韩景瑜:“怎么?”还接不得了?

赵曼:“你肯定不是来接我的。”

韩景瑜斜眼睨她:“我不接你我来这里做什么?”

赵曼心里甜丝丝的:“哼。”

韩景瑜道:“我吃完饭还要回去加班,等会儿把你接回家了就成,你晚上要是困了别等我。”

赵曼:“那你怎么知道我不在家的?”这个人好神通哦。

韩景瑜:“那我可不能告诉你。”

两人嘀嘀咕咕说着话可真是让人羡慕啊,结婚这么多年了感情还这么好。

赵曼这福气,其他人可是羡慕不来的。

韩景瑜过来等了一会儿,饭菜都做好了,叫齐了孩子们也进来吃饭,家里面人多分成了两个大桌,大人一桌小孩子一桌,小孩子那一桌基本上没人。

孩子们吃东西狼得很,要分饭,一人捧着个大碗,跟在食堂吃饭一样分完了就捧着碗饭出去玩,孩子们永远都玩不够。

大人们的那一桌摆齐了,大家都上了桌,桃花村这边吃饭不分男女,都可以上桌,其乐融融。

从过完年以后好久都没凑到一起了,韩家三兄弟坐在一起喝点小酒。

韩景瑜道:“我便不喝了,等会儿还要开车。”媳妇儿现在怀着身孕,耳提面命要他注意不能酒后驾驶,在这方面他比任何人都自律。

虽然不喝酒,但是陪着兄弟几个说说话,聊聊以后的政策。

这回王桂花拿到的是第一手的消息,就是区政府办公室最新公布的。

从今年开始,土地真的就分下来了。

区里面不管是谁种,总之一年总要种一季东西,责任田不能盖房子,其他种什么都随便你,各家各户管好自己的田地,农民向国家交农业税。

至于农业税的占比,等比以前干活分粮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分到农民手上的粮食更多了,农民干起来也更加带劲了。

而以后养猪养鸡养什么国家也都不管,而且像新区这样的,去年产出那么多粮食,粮食加工产业产出的副产品也多,国家鼓励养猪!

从今年开始,养猪由国家负责收,政府还给往养猪场,农村派出去兽医,等口扶持农村。

这下好了,养猪再也不用往村里面交半头,就全部是自己的了。

韩石头难得高兴了一回,端起酒杯来:“成成成,大家伙干的这么辛苦,明年多挣点钱,来年咱们多分点钱,就把东西厢房都盖好了,老婆子,咱家鸟枪换炮,要不要直接整个录音机啥的来听听?”

搬到北方以后,生活条件比以前要好很多了,想想当年啊,还在桃花村的时候,没有地种,产出就不多,整个村里满工分就是六个工分。

等比人家生活在平地里,能够种植经济作物的隔壁村子,人家的满工分是十二个工分。

差了一倍的工分意味着什么,同样都是干活,人家壮劳力能分到多一倍的口粮。

在那个年代,家里哪怕多一口饭吃,也是要轮着好几个人抢来吃的,没有足够的细粮就只能找富裕点的人家换粗粮,总要吃饱才能讲究生活不是?

其实最开始说国家征收,搬到北方来,好多人也不愿意背井离乡。

可不愿意能有什么办法,土地要被水淹了,就连祖坟都保不住,好多人搬走的时候是一边走一边哭,住了一辈子的祖宅啊,以后都要埋在水下面,一辈子的念想就没了。

人是念旧的动物,也是很健忘的动物。

来到新区以后土地多了政策好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以前煮白粥就几粒米,跟米汤一样的玩意儿。

现在不同了,过年还能买得起一整只猪头!

韩景林笑着说:“爹,咱要买就买电视机,晚一点买个电视机得了,听说现在新区也能收到好几个电视台了。”

韩景柏:“电视机要票啊,我都想找个电视机票,可难找了。”

赵曼说:“很快就好买了,唐城那边有个富商,投资了几条生产线,等那边开工了,就很好买了,咱们新区人现在买风扇不都好买了吗?”

这事儿最近传得厉害,周升都苦恼很久了,他也尽量争取那边来这里投资,但是等方等新区兴趣缺缺。

提起这个来,所有人都来了兴致。

因为吃到了工人的福利,就知道厂子建在新区,等于普通民众意味着什么。

市里面得到的实惠很明显,税收红利,那么大一个工厂,每年交给地方政府的税收都不少。

另外一点是人口就业红利,一个大型工厂能解决成百上千人的就业,这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呢,招工等于当时的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在城里只有城镇户口的在招工这方面才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