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各司其职(第2/4页)

但深圳没有这样的小院,有也不属于他们。要怎么解决矛盾,也需要他来想办法。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当然不能停下。

陈凤霞吓了一跳,这孩子说自己只有一下午的时间拍MV还真不是虚话,就真今天一下午啊。

黄霄宇做出了个无奈的表情:“没办法,要节约办公成本,我只能自己上阵宣传了。”

嗯,当老板的人,对员工狠,那就必须得对自己更狠啊。

当初他妈、陈阿姨还有冯阿姨为了替梦巴黎宣传,不也一人一套写真集嚒。后来明明、小骁、蔚蔚他们也都拍了写真。

他去拍个MV,好像真不算件事。

陈老板指派完员工,也给自己安排得妥妥的。

放暑假了啊,春天时她就计划等放假要带孩子们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重点是要挑选,可以给梦巴黎婚纱摄影基地的地方。但现在她又改变了主意,她感觉眼下更迫切的是,她得为网站挑选更多的供货商。

这个供货商,不是来自于大城市,而是来自于乡村。

城市的商品供应可以直接跟工厂还有超市谈。乡村的供应点,就得依靠她一家家的去供销社谈判。

陈凤霞想从网络生存实验的参与点开始,朗乡、鸿安镇还有克斯县都是她的目标。它们经过了一波宣传,现在知名度上来了,意味着有更广阔的的买方市场。如此一来,趁机拓展卖方的销售范围,就能顺理成章。

郑明明感觉奇怪:“妈妈,朗乡跟鸿安镇的供销社不是已经开始往外卖东西了吗?为什么不去其他地方开发?”

陈凤霞笑着摸女儿的小脑袋:“朗乡跟鸿安镇才多大。你想,上元县的网店是不是把全县所有乡镇的产品都囊括进去了?”

郑明明这才恍然大悟:“妈妈你想把他们整个县城都囊括进去?”

陈凤霞点头:“是啊,这样形成规模之后,运输费用就会大大降低。成本减少了,卖东西的人得到的利润也就更高。你想,大家都是看到人家干什么挣钱就跟着学。这样就跟撒草籽一样,后面一长就是一片。”

挣钱了,商业发达了,能够反过来倒逼很多事。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基金有限的情况下,先给谁修呢?当然先给能挣钱的地方修。

一个是人家有钱,地方经济发达,财政就没那么紧张,能够自筹一部分资金。另一个是人家能挣钱,路修好了能挣更多的钱。

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

很多事情,决策跟家庭也是相通的。

与其等着政策照顾你,不如先自己动起来,让政策不得不先照顾你。

郑明明还不知道妈妈心里已经想了这么多事,就跟着兴高采烈:“那我们后面是不是还要去新.疆?”

陈凤霞点头:“嗯,先去鸿安镇。小谢她哥哥结婚,邀请我们一块儿去参加婚礼。”

郑明明立刻就来劲了,小孩子都喜欢看新娘子啊。虽然她马上要上初中了,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热爱。

“爸爸跟我们一块儿去吗?”

“不行,你爸没假期。景区这边忙死了,你爸走不开。”

郑明明有些遗憾,不过爸爸在做正经事,妈妈也在做正经事,他们都有事,那就分头行动吧。

嗯,喊陈敏佳一起,再把外公外婆还有弟弟妹妹们都带上。

然而陈大爹两口子实力拒绝。他们开着店呢,现在生意好得很,每天一百份下午茶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卖得一干二净。

说是一百份,实际上远远不止。因为有网友发现老人的一百份所说的是一百单。所以就有几个人联合起来点一单。

如此一来,他们的出货量变成了以前好几倍。

这般赚钱的买卖,为什么要停下?挣钱就是最大的正经事。

陈敏佳看着眉飞色舞的爷爷奶奶,严重怀疑当初自己撺掇他们做买卖是不是错了。

她现在感觉老人比她爸妈还有娘娘更钻进钱眼里。

郑国强晚上回家吃饭,听妻侄女儿的抱怨,忍不住大笑:“你也不看你爷爷奶奶都养了什么样的儿女。你爸会做生意,你娘娘也会做生意。这说明什么啊?基因里就流淌着买卖人的血。”

陈凤霞恍然大悟:“哎,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道理喔。当初我们大队的人都在地里刨食,我阿爹就晓得要去城里拉板车挣钱。”

不做买卖的原因是割资本主义尾巴呢,怕被抓了。

结果他们大队干部缺德,连这种卖劳力挣回来的钱买的缝纫机跟板车也要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割掉。阿爹也叫气得病倒了。

想想真是可笑。大队干部是一天三顿不愁,老百姓有了上顿没下顿的还要割尾巴。真要割的话,第一个就该割他们这些缺德冒烟的畜生。

他们隔壁大队的官就还留着良心,平常甚至想办法组织闲散劳动力去城里务工,还自己搞作坊。所以他们大队的人日子就过得松快,光看脸色便知道日子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