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套种香草(第2/4页)

林业厅的领导笑着点头:“为人民服务,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请专家指点,还有种苗的问题,嗯……”

他沉吟了片刻,转头看旁边陪同的农科院领导,“你们不是想搞试点嘛,我看这就是个合作的机会,涌谷县我知道,那边条件还是蛮合适的。要是能弄起来,既振兴了乡村经济,对于选种搞后续研究克服技术难题也很有意义。”

农科院的领导立刻表态:“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全力支持。”

陈凤霞也不知道对方能支持到什么程度,就赶紧先给人戴高帽子:“太好了,先前我试着打电话到农科院,就怕打扰了诸位专家挨人白眼。没想到接电话的王老师却耐心又细致,回答了我很多疑惑。今天我上省城办事,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各位领导,看到各位领导和专家,我就知道这是个诚心实意为我们老百姓办事的单位。这里有千千万万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王老师。”

她的话当真肉麻,不过领导平常应该也没少听肉麻话,所以能做到笑容不变,还点头夸赞:“我们农科院的同志都在兢兢业业地做事呢。”

既然访客先前联系过王技术员,那就由王技术员来接待她吧。

王技术员剪短发,很技术员;头发中间挑选了几缕蓝色和黄色,嗯,又很不技术员。

她嘴里像是嚼了口香糖,看了眼陈凤霞,就微微点头:“跟我走吧。”

陈凤霞赶紧亦步亦趋地跟上。她有些惭愧,感觉自己如此戏精的表现叫人看了个底朝天,实在没脸。

可是她一个外力户想在本地做成事,就必须得扯虎皮做大旗,得让人不敢轻易蠢蠢欲动。不然她花钱就是打水漂,被人嚼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没有政策支持,想要在白寨推动油橄榄的种植事业,基本上没戏。头一桩,她根本不可能在这里盯着啊。政府不介入,谁来持续跟进这个事?

也不知王技术员有没有看懂陈老板的为难之处,也许她没看懂正不屑也许她看多了谄媚的姿态无所谓,她倒是没对陈凤霞冷嘲热讽,而是直接切入主题:“你也别再犹豫了,就种佛奥,它在这边生长良好,抗病虫害,能正常生长到开花结果。这是我跟我的老师们研究了几十年的成果。”

她一路走一路说,没有带人去办公室,而是直接领着人到实验林中看油橄榄。

大片的油橄榄,生机勃勃,眼下都到了挂果的时候,一个个碧绿的果实真跟绿宝石一样,值钱啊。

陈凤霞贪婪地看着果子,发出赞叹:“长得可真好。”

王技术员笑了笑:“这是示范林,能不好吗?你看这边,是嫁接的,我们选择尖叶木犀揽作为母树进行嫁接繁育,可以提高油橄榄的存活率,抗旱耐瘠提早开花结实,能够增加它的经济效益。”

陈凤霞有些担忧:“那个,会不会长两年就不是油橄榄树了?我听说有的果树嫁接完头几年长得挺好,后面就不行了。”

“那跟果树原本的特点有关系。”王技术员伸手指旁边的一棵油橄榄,“这是最早进行实验的一批,到现在二十年了。去年它的单株产量是63.5公斤。”

陈凤霞悬着的心可算是落下了一半,二十年前做的实验,现在结果也有十五年了。那就是说起码能赚十五年的钱,很好啦。

但陈老板是个不知道餍足的人,她眼睛珠子转悠,又指着树下的植物问:“这是什么?套种的什么呀?经济效益好不?那个,五年才能挣钱,前五年也不能叫大家扛皮啊。我的意思是得有经济产出。”

王技术员看着她,似笑非笑:“种苗我们也提供了,技术我们也免费下乡指点了,这点儿投入,您还舍不得,那您怎么把生意做下去?橄榄油的前景很好的,目前国际市场对橄榄油的需求以每年2.8%的速度逐步上涨,橄榄油已经成为大豆色拉油之后的第二大食用油。去年4月份到今天4月份,美国的橄榄油消费量增长了13.4%。”

陈凤霞摇头:“您误会了,这树不是我种,是村寨里的乡亲种。等到果子成熟后,我给他们销售。要是得等这么长时间才能结果,他们没本钱等下去。”

王技术员这时才露出微微的诧异:“你就是收购的客商?”

她原先还以为这个跟狗皮膏药一样打蛇随棍上的女商人是自己承包了田地种油橄榄,所以才这样无所不用其极地占便宜蹭好处呢。

陈凤霞点头:“是啊,我听这边的老人说以前油橄榄成片,供销社也收,我又看这些树被陆续砍掉了,觉得可惜,这才想二度将油橄榄种下去。”

王技术员长期待在田头和实验室里,用现在的话来说也是宅女一枚,与人打交道的社会经验严重不足。

她皱着眉毛,直接发问:“那你去种油橄榄的地区收购不就好了?你要吃猪肉还得自己找人养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