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春天的田野(第3/4页)

孩子母亲连连推辞,最后还是将自己在上山路上拔的一袋子笔头笋硬是塞给陈高氏,才肯拿草莓走。

郑明明看着小半袋子笋,怀疑她要拔多久还能攒下这些。不过初中生更好奇的是:“小秀怎么不认识草莓啊?”

陈敏佳也感觉不可思议,她要是不认识樱桃倒好说,因为村里的确没长樱桃树。

高桂芳笑了起来:“你们要是在村里也不认识的。这哪见过,村里的草莓都是夏天的,果子就这点大,也酸,哪里是这个味。我头回见到香蕉还是去了江海,那时候根本不晓得要剥皮,就直接连皮咬下去。当时我就想,我的妈啊,这大城市的人就会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居然搞这么难吃的东西。”

陈大爹叹了口气,语气带上了欣慰:“得亏你们走出去了。”

不然,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就跟小秀一样。

大家下了山,车子再往前开十来分钟便进了村。郑明明和陈敏佳从车子过桥时,就一个劲儿伸头往前看。

高桂芳索性在路上放下他们去看新挖的鱼塘。如果不是陈文斌指点,已经离开农村好几年的孩子们都认不出来这里原先就是那块洼地。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初中生才突然间意识到:“十亩面积有这么大啊。”

阳光在水面撒下了碎金,波光滟滟,水面上一片青葱。真的像小葱一样,插进细竹竿做成的浮床空隙中的秧苗就如一管管碧玉做成的葱苗。从远处看,叫人以为是水草。等到凑近了瞧清楚模样,就让人不由得惊叹。

好比小三儿同学就满脸陶醉状:“啊,好多韭菜!”

生怕人家不知道他是个戏精一样。

陈文斌扶额:“这叫空心菜!”

除了再生稻的秧苗外,他还种了不少空心菜。这玩意儿在乡间极为常见,便宜,割了一茬又一茬。等到七八月份地里瓜果蔬菜不断的时节,村里人连嫩叶子嫩芽都不稀罕吃了,直接割了喂猪。

真是因为好长又长得快,所以陈文斌才拿它打头阵。起码蔬菜长出来之后,能堵住暗地里怀疑他做生意亏了本所以在发神经的声音,也能给他自己增加点自信。

虽然他不指望搞农业发财。但不管是谁,都不愿意自己花了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做的事情被人当傻子。

现在,空心菜已经长到介乎于大拇指和食指的长度,再最多两个礼拜,这些空心菜就能吃了。

陈文斌原先想割了菜切碎了喂小龙虾,这会儿反而舍不得了。瞧水面上长出来的空心菜多好啊,就跟翡翠雕琢出来似的,嫩生生的,叫人移不开眼睛。

饶是他本来没那个心思,现在都忍不住想掐一盘子回家尝尝了。

当然,他的痴心妄想立刻遭到周围大孩子和小孩子的激烈反对。蔚蔚还一本正经地强调:“爸爸,你不能这么残忍的,它还这么小。”

陈文斌坏笑:“小孩子的肉才好吃。”

郑骁和蔚蔚对视一眼,立刻推出了小三儿:“他最小。”

刚刚三岁的小朋友震惊了,这都是什么塑料哥哥姐姐。

大家笑着在鱼塘边上走了不过百十米远便折回头。毕竟水上就是昨天才插好的秧苗和还不到上桌时候的空心菜,陈文斌又没养花的心思。就村里这地方,你整成世外桃源也没谁稀罕来看,种好了花也是孤芳自赏。

郑明明和陈敏佳没瞧见跳出来的黑鱼,有些失望。

郑国强安慰她们:“鱼要是老跳出来,反而有问题。等到秋天起鱼的时候,你们再过来看。”

小孩子们难掩失望,居然要这么久啊。

陈文斌笑骂:“你们以为是神仙吹口气,鱼就能嗖嗖地长起来。告诉你们,农村挣钱很辛苦的,赶紧好好学习才是真的。不然,以后就回来种田养鱼。”

小孩子们集体朝他做鬼脸,一溜烟地跑了。郑明明还强调了一句:“韩教授到现在还在种田呢,袁隆平爷爷也在种田。”

郑国强还笑着附和女儿:“我家明明说的没错。”

呵,就是集体挤兑他来着。

不过到了连成片的稻田边上,大家的无聊又变成了惊叹。天啦,看到了看到了,小龙虾在爬。好大一片田,到处都是绿油油。

宽大的田埂上高低错落的全是各种蔬菜,有刚刚搭了架子的豇豆,有已经开了小白花的辣椒,有长出了紫色枝叶打着花苞的茄子,也有顺着芦苇杆和细竹竿往上爬的西红柿。

绿叶菜像是空心菜和水芹菜都漂浮在水沟上,前者还不到小拇指长,后者倒是长得郁郁葱葱。被陈文斌喊来负责看田的四婶婶手上抓着把镰刀,笑着问他们:“要不要割一篮子带回去,正好可以吃呢。”

陈文斌点头:“那就弄一篮子吧。”

他原先只想等再生稻和小龙虾收获了好卖钱。现在瞧瞧水芹菜,估计得有上千斤,如果不卖钱似乎有点可惜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