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寒假的一天(第3/4页)

真是帮忙,起码当时的房产所有人银行是这么认为的。那会儿房子还不怎么吃香呢。

后来随着囍街人气越来越高,梦巴黎生意越来越好,陈老板又拓展了美容美发美甲行业。买下来的楼层不够装这些店,她又往上发展租店铺。

银行的人就撺掇她,把开了店的楼层也买下来吧。陈凤霞那会儿手上没闲钱,银行便同意零首付,只要按期还贷款就行。

随着美容美发美甲行业生意越来越好,陈凤霞和胡月仙自觉没能力强行约束实际管理人,索性顺水推舟,让这部分产业从梦巴黎的业务里剥离出去,对外承包,直接吃承包费。

也是那会儿房价没起来,银行方面换领导,老领导急着在自己任上把东宝大厦的帐平掉,所以就按照最初房产的价格卖给了陈凤霞,走的还是他们银行的贷款。

原本整栋楼的贷款加在一起还起来也相当吃劲,单凭写字楼租金和店铺的租金难以解决。可架不住囍街的人气起来了呀,整个大厦的广告墙就成了会下金蛋的母鸡。

好多新进入江海的商品和商场以及超市,都要来东宝大厦广告墙上打一波广告。现在连广播电台的广告费都起来了,何况是不断重复滚动播放的广告墙。就靠着这笔钱,陈凤霞愣是实现了东宝大厦的以租养贷。

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后面租金还了房贷都有结余。

嘿,到了那时候,陈老板手上更宽绰,能做的事情也就更多了。

吴若兰轻轻地叹了口气,若有所思的模样:“银行会不会后悔呀?当初卖的那么急。”

陈敏佳笑出了声:“才不会呢,早就换领导了,又不是他们家的一亩三分地。”

郑明明也笑:“员工会恨吧,领导走了一茬又一茬,他们才是一直留在银行的人啊。”

陈敏佳一本正经:“我突然间明白为什么领导们卖厂子无所谓,下面的工人哭得死去活来了。”

因为领导可以随时抬脚去别的地方当官,单位却是他们的呀。

陈凤霞就听姑娘们说话,也不插嘴,只认认真真地开车。

江海这两年基建发展的真快,道路一条接着一条修,房子一栋接着一栋盖。隐隐约约,已经有十几二十年后城市的轮廓了。

上辈子,陈文斌没有经历看守所,一直在江海的建筑业发展,蹭蹭成长为亿万富翁,也是时势造英雄啊。

现在,这些差不多跟他没关系了。他也调整了发展方向,他的建筑公司现在专门接乡镇的活。

别说,蚊子再小也是肉,加上现在上点儿规模的建筑公司全都往城里头去了。主动跟着老板服务农村建设的建筑公司反而占领了空白市场。毕竟,公家做事总不好随便拉个建筑队就解决问题吧,连报账都不好报。

陈凤霞想想都觉得逗,陈文斌这家伙还真是将人无我有发挥到了极致。得,估计就是再换一辈子,他也能发财,天生就是发财的命。

车子一路开到了上元,过了区政府,快要上省道的时候,小三儿突然间扒着窗户激动地喊:“街,整条街!”

陈凤霞眼睛一瞟,直接乐了。

还真是一条街,虽然不过是几十米长的小街,这条街,它都是自己的。

当初前进村拆迁,好几个地方给村民挑选。陈凤霞占着重生的优势,就挑选了这条街。她家有好几栋楼,整个面积折下来,再找找人又花了些钱买,愣是弄下了一条街。

其实陈凤霞也说不清楚这条街到底好在哪里,其他地方交通人流各方面真算起来也不差,但上辈子她知道这条街的生意就是好。

好到什么程度?好到新冠之后,多少餐饮业直接垮台,这条街一恢复营业,大家就欢欢喜喜跑过来吃东西,感觉这才是人间烟火气。

她能说什么呢,她只能讲大约真有风水这么回事。

都重生的人了,迷信点也无所谓。

事实证明,她的迷信不算亏,现在街上就热闹的很。卖早点的摊子前,全是人。就连曹腊梅都走陈凤霞的后门,租了间店面,开了大排档的分店。

曹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不差多一家店的钱。可有谁会嫌钱多呢?

陈凤霞眼睛左右梭巡,琢磨着后面趁着明年非典店铺受打击,租金上不去的时候,她要长租下店铺,到时候好做二房东。

就骂她缺德吧,专门做趁火打劫的事。

可她没办法呀,她是知道会有非典。好像现在广州那边就闹出来了,等明年春天,四月过后,全国都人心惶惶。

但眼下她能说什么呢?她多讲一个字估计都会被人当成疯子抓起来,完了她家郑国强估计这辈子的仕途也走到头了。

就让她自私吧,她不过是普通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醒远在深圳的朋友们,出门戴口罩,流感流行呢,流感会死人呢,医院已经接诊过这样死掉的病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