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5/6页)

他生气的说:“目光短浅!”

以前刷墙他们都会刷“再穷不能穷教育”“要想生活好,教育少不了”之类的宣传标语,都白刷了!

宋永丰以前做过大队书记,即使是现在卸任了,也依然对村里面的情况很关心。他这段时间在村子里面到处转,和老熟人们聊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村里面的小学依然还是以前那个破破烂烂的样子——以前穷,就暂且不说,但是现在村里都富了起来,小学却依然还建成这么个模样,宋永丰觉得太不应该了。

宋泠也路过过那个小学,的确是又小又破。竟然都不是平层的楼房,而是以前的那种砖瓦屋,窗户小小的,光线很不好,操场上也都是泥巴。不过她之前看了也就是和乔渡感叹两声,今天在遇到刘茂,并且听了外公说的话之后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宋泠想了想,对她外公说:“外公,你要不和村里的人说一说呗,大家一起捐点款把小学好好的给修一修。”

吴枝花也点头:“就是之前修路的时候,大家还5块10块的捐呢,就办教育可是大事,不比修路差。”

宋永丰本来就在考虑这个事情,如今听到俩人都这么说,当下不再犹豫,直接就去了现在的村支书家里。

他是老书记,说话还是管用的,而且村支书本身也比普通的村民要有见识一些,知道这的确是关乎村子里面下一代的大事,因此过了两天就召集村里面所有的家庭开会,每家出一个人。

村民们听到是要修小学,有的非常赞成。

“那小学早就应该修修了,那个破样子,我都不想把孩子送过去读书,想着直接送到县里面上学好了。”

“就是,但是县里哪有在村里上着方便?”

也有人不太情愿,觉得反正读书这个事儿吧,就看个人意愿。有的想读,那就自己去镇里县里上学就好了。那不想读的嘛,这不也过得挺好?这读书读太久了,还耽误赚钱的时间。

“老书记,你们家那俩孩子不也都没怎么读过书吗??这不也都过得挺好的。”有人嘟囔了几句。

宋永丰眼一瞪:“你放屁!我们家宋锦和宋一成当时可是考上了高中的,就算是现在她这么忙还抽空去上了个大学呢。你们这些眼皮子浅的东西,就看着自己眼底下的这一点点钱,我和你们讲,不重视教育的话,以后迟早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他语重心长的说:“国家现在早就已经在提倡9年义务制教育。初中毕业是最基本的,已经不值钱了。你们去外面去南边看一看,现在各个厂里面招工,除了那些干苦力的,谁还不要求个学历?你高中毕业和初中毕业拿到的钱是不一样的。你们自己想一想,初中毕业出来工作一个月赚50,高中毕业一个月赚200,以后有可能还能再涨,那你到底是多赚几年50块更划得来,还是努努力读个高中以后更赚钱?都不带脑子的!”

“更别说,如果是大学生,那直接就能够成为城里人。我知道你们现在一个个做生意,觉得还不错,好像不用读书也可以。但我就问你们是每个人都能做生意做成功吗?更多的人还不就是安安分分的找份工作?而且就算是你做生意做成功了,要是没文化,这公司管都管不起来。”

宋永丰一番话说得明明白白。他家出了两个村里面一致推崇的成功人士,因此,自带光环,大家对他的话都很听从。

“那这修个小学总不能就光我们自己出钱吧?”有村民问。

村支书赶紧说:“我会去向镇里面要求拨款,看看能拨下来多少。剩下的再我们自己出。”

宋永丰就开口:“不管拨下来多少,反正我捐两万块。如果拨款够了,那这个钱就用来额外的建一个图书室。小孩子要多看书,别老抱着个电视看。”

两万块,这钱可不少。

“大家的捐款这一次还是会刻成石碑,立在学校门口。”村支书笑吟吟的说。

一听这个,有人就意动了。能够刻碑放在校门口,这可是很攒功德的,说不定还能流芳百世呢。

当下就有人喊:“没问题,书记,您去政府先问问看看最后缺多少钱?不够的话,咱们大家伙一定掏钱出来把小学给修建好。”

宋泠在旁边默默围观,她决定自己也要捐两千块钱出一份力,然后回去要提醒妈妈,记得把外公的这两万块给她补上。

希望桂花塘村后续不会再出现像刘茂一样的辍学的孩子。

这件事情过去后乔渡马上就要收拾东西去北京,他在北京的集训营里边要度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结束回来之后就立刻要开学了。

黄小蕾开学就要去北舞附中报到,所以也和妈妈提前去了北京,要准备房子之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