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太卿可参政(第3/9页)

虽萧宁与程永宜大婚,但皇家早已有言在先,萧宁未满十八岁前,两人只有夫妻之名,并无夫妻之实。

其实不少人就此事提出异议,毕竟战事连连,女子十二三岁嫁人者不计其数,皆为延绵子嗣。萧家倒是奇了怪了,竟然丝毫不着急,没有一丁点要催促萧宁早日有后的事。

木红娘在扬州呆到现在,终于算是有她的用武之地,在扬州这些年,木红娘虽然一直为梁好调养身体,也不只做这一桩事而已。

萧宁让她仔细的调查女子生子规律,她之前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事,有萧宁一提,她这些年观察总结,终于得出结论,女子早育致死甚高。

一应例子摆在众人面前,让天下人知道,女子生产本就是九死一生,实不该让女子尚未长成的身子,过早承受生子之难,以令女子早殇。

萧宁是一国储君,她的生死关系重大,你们家当不当女儿是一回事,那是你们的事,萧宁不急于生孩子,萧家的人也不急于要孩子,因此在萧宁和程永宜成婚前,早已定下,待萧宁满十八后再行夫妻之事。

与之而来,大昌律法关于女子婚嫁一事,为女子着想,亦从二十不嫁罚款改成三十,而最低的年龄,定之为十六。

虽然大家都很清楚,以早婚而罚之不可能,但萧谌本着将心比心,他有女儿,并不愿意痛失爱女,意将此心惠于天下女子,给她们一个最低的保障,让更多人不必因年幼生子而丧命。

在木红娘提供的数据在前,另还有早些年萧宁就让教授人医术的朱二娘朱梓,那是早就已然准备好相关事宜,如今萧宁要,朱梓亦将这些年为女子收集的各种各样早婚早育等各种致死率全都呈上。

在证据确凿前,谁还会有什么疑问,总不能说出,啊,他们家的女儿,是生是死都无所谓的话。

这等不仁不道之言,岂敢轻易脱口而出,当真以为这天下的人都是傻子,能不懂他们对女子的轻视?

最终,就算他们再怎么想把女子踩在脚下,在生死大事前,无人能不重视,也不是人人都不把女子的命当回事,只一味要子嗣传承。

再要传承子嗣,一尸两命的事比比皆是,且若是传扬出他们家不把女儿当回事的话,谁会以为他们会待娶回来的媳妇好?

牵一发而动全身,萧谌为了萧宁,这是连早年定下的许多规矩都改了,如今再添一条,比起其他规矩倒是显得十分无足轻重。

***

改就改吧,大部分的人考虑到女儿的性命,也真舍不得女儿送死。

萧宁大婚,人生中一件大事也就完成了,当然也免不了有人看好戏。

程永宜好不容易娶到萧宁,这倒好,只能看不能碰,将来这几年的日子可怎么过。

很快萧宁便告诉他们,程永宜的日子怎么过。

“陛下,此番得以大获全胜,击败东胡,多亏他国相助,是以请达侯和宁远侯,再次远行,扬我大昌国威,与他国互通有无。”新婚第二日,一群人想看戏,结果倒好,萧宁于朝堂上请之。

咔嚓!一群人真是差点把脖子给扭了。更是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前方,想确定究竟有没有听错。

说好的太女太卿如同太子妃呢?你这是如同太子妃吗?

简直就是忽悠人!

萧谌倒是早知道萧宁打算,于此时扫过其余人,“你们怎么看?”

“陛下,这让内宫干政,是不是不妥?”真,吓得不轻的人,只能这么小心翼翼地问,就算萧宁有这个心,萧谌也不该同意才对,是吧!

“哦,连女子都可以出仕,为何非要分出个内外?”萧谌仅是将自己的想法提出,困惑不解。

MD!这真的是要了命了,他们陛下为了自家女儿是什么规矩都不要了。

“其实朕很能理解你们的想法,只因为如今的太女太卿算是朕一手教出来的人,不能否认朕有私心,但朕也确实舍不得他自此藏于东宫,终此一生只能困于方寸之间。

“看看他们一行远行,为大昌带来了太平,也就意味着,与他国往来之事,了解他国之事,他们能做得更好。朕舍不得刚开的局面,自此葬送。

“对,你们或许会说,难道这天底下有一个程永宜,难道就没有其他人可以取而代之?”

萧谌既然把话说出来,自然不打算就这么算了。

“可是,有成绩在前,达侯纵然不是太女太卿,朕也打算让他继续远行他国,了解他国,同样也能为大昌谋划。成了太卿,这就是我们萧家的人,有本事的自己人都不用,难道还要到处寻找,物色所谓更好的人?”

这是多么现实的考虑。

有了成绩在前的程永宜,萧宁无意将人留在身边,也不想让那么一个人困于方寸之间,而是要物尽其用,多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