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土坯房和小苗圃(第3/5页)

英雄镇也不例外,包括镇子里面都有不少户也是盖的土坯房。

只不过有人房子盖得认真,有人……就像镇外一些游民,他们无力付出太多工钱,这些人的土坯房就是自己背了河岸黏土,自己一点点垒起来。这样盖出来的房子别说抗震抗打击,还又小又矮,遇到暴雨狂风天,过后房子就得赶紧修缮。

陶颛还不至于这么惨,他有过一定盖房经验,就请老板夫妇出面帮他找几个善于盖房子又比较勤快的熟手,他打算盖两座框架结构的新式土坯房。

而这时,关于陶颛没有钱住进城内,只能住到城外,还在自己家门口埋地雷的事,已经在英雄镇里传开。

镇民对此意见不一,但有不少人确实爱富嫌贫,这些人尤其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虽说陶颛已经带着孩子入了籍,算是英雄镇的人了,但是他没能力住进镇内,就让某些人有了强烈的优越感。

何况陶颛以前是个神秘外来者,现在他自己说了老根儿就是附近那个早就消失的陶村土著,大家一想,那我们还不都是一样的土包子?

没了外来者神秘光环的陶颛,在众镇民的眼中就跟看对门邻居家没什么出息只能回老家混饭吃的无能小子一样,再无一丝敬畏之心。

尤其当他们得知陶颛盖房子竟然选择了最便宜的土坯房,顿时那个鄙视呀!

有些话过分得让老板娘很是听不过去,她这人嘴巴厉害,也不怂镇民,张嘴就把人骂回去。

结果有些镇民就乱传老板娘看上陶颛的三个孩子,想要跟人家要一个。

老板娘气死,跟陶颛抱怨了一通。

陶颛听说镇民们已经把他划分到没本事、不值得结交那一栏,哈哈一笑,让老板娘不必在意,随后跟老板娘商量,把他们的推荐改成了公开招募。

酒屋每日菜单牌旁边的留言小黑板上多了一份招工广告。

该广告主要内容就是请人帮盖房子和清理荒地,要求必须懂一点盖房知识。

招工广告中还重点写明,想重金招聘一名房屋建筑师,要求有丰富的盖房经验,懂得包括上下水在内的水电排布,并能领导、监督和安排工人干活,工资可以面谈。

而哪怕是最没有技术的挑土搬货苦力工,陶颛也写明会给一天八小时八百元的工资。

这工资在英雄镇绝对算很高,营养粉十公斤才三千元,他们只要干够四天就能赚到一个月的口粮。当然这是完全不考虑购买天然食材和其他消耗的情况下。

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泥瓦工,一天八小时能拿到一千五。

而帮忙清理荒地的工人,一天八小时也有五百的工资。

在英雄镇,不参与狩猎分红的普通镇民一年辛苦干到头,十五岁以上的年收入平均也就只有八万左右,这还是没有扣除其他杂七杂八费用的纯收入。而现在只要帮陶颛盖房子,几天就能赚够一个月的平均收入。

当镇民们看清小黑板上写的招工内容,顿时如冷水掉入油锅,炸得整个镇子都热闹起来。

这时候谁还管陶颛盖的是土坯房还是钻石房,他们看中的是工钱!

他们镇只要是成年人,谁还没盖过自己的房子或者帮别人盖过?

上下水的排布也不是特别难,只要把管道分清楚、粘结牢靠就好。

最为难的是电的排布,虽说英雄镇也有电,但很多镇民平时用电特别省,别说安装电路,就是自家的电灯坏了,还有人不会换灯泡。

幸好英雄镇还有个徐老头,徐老头一直都是镇中的建筑师担当,年轻时据说在外面做过装修工,零零碎碎的跟着不同建筑师和工头偷学过一些。

在酒屋的镇民立刻跑去找徐老头,跟他说了这件好事。

徐老头也很意动,主动去找了陶颛。

陶颛和徐老头聊了没几分钟就决定请徐老头担当他新家的建筑师和工头,不过他也和徐老头约法三章,说好完工时他会检验房屋质量,如果发现哪里需要返工就必须返工到合格,如果怎么都做不好,或者有重大缺陷,且无法在约定时间内完成,他只会付给徐老头约定的基本工资。但如果一切满意,他会另外再赠送五万奖金给徐老头。

徐老头顿时干劲满满,拍胸脯保证肯定能把陶颛的房子盖好。

“你要什么样的房子,我还能帮你画图纸。”徐老头重赏之下恨不得把自己全般本事全都卖弄出来。

“有图纸最好。”提到图纸,陶颛想起了一件事。

他其实有一套房屋建筑图纸,从房屋整体外观到内部布局,从彩图到三维图,全部包含。

陶颛想起这套图纸的来源,嘴角边就浮起了一丝淡淡的温暖笑意。

他一直都渴望一座属于自己的家园。

十岁以前的那个,他以为是,结果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