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正文完结(第2/3页)

皇后警惕是应当的。

可是换个角度而言。

贤贵妃是先皇后侄女,弘曦得以顺利成长,也有先皇后的一部分帮助在,将长女破格册封为固伦公主,何尝不是弘曦对乌拉那拉家血脉的提拔。

至于永珠的郡王位置,可以看弘曦给的封号,为“平”字,那可真是平平无奇了。

所以皇后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皇上将永瑾封为太子那一天到来,人生一半的功夫是花在积极进取上,另一半自然得有十成的耐心。

宋婉晴从来都是支持永瑾成为下一任大清江山的继承者的,毕竟嫡长子上位,免了名不正言不顺的波折,也能最大的避免夺嫡之争。

既然当了太后,那就得干点事。

像是暗自维护皇位的平稳过渡,或者是避免后宫的纷争,总而言之,大清的老祖宗这个牌子还是挺好用的,面对皇上或是皇后压根不需要多说几句,对方就已经将事情解决了。

如此时间慢慢到了端承四年。

这几年里,有容妃生下十阿哥永玎,也有端承四年进宫的妃子生下一个小公主。

宋婉晴为了避免自己身边的娃娃没有玩伴,特地从娘家寻来了一个小姑娘陪伴果果,小公主虽然年纪再大些也可以,可毕竟是皇上的女儿、自己的亲孙女,总不能压了小公主的身份--

宫里在意的人多的很。

这一年里,宋婉晴作为嫡母,还是特意给弘晟定下了嫡福晋,为太后母家宋佳氏,即宋婉晴长兄的嫡幼女,于身份上倒是合适。

在这之后,皇上还特地把弘晟的爵位提到亲王位,为和硕恩亲王,以示恩宠。

再然后就轮到大阿哥永瑾的太子位册封了。

皇上足够果决,将太子立下,就免了那些还未长成的阿哥之间的纠纷,当然,阿哥们的爵位也各自往上一提了。

二阿哥永瑜为和硕勤亲王,三阿哥永珏为和硕礼亲王,四阿哥永珠为和硕平亲王,原先的三个阿哥都是亲王位了,剩下的五个阿哥为贝勒位。

而容妃的十阿哥年纪尚小,封不得爵位,可容妃自身妃位往上提了,为容贵妃,分别与贤贵妃分庭抗礼。

这一年里发生的事还算在宋婉晴的意料之内。

唯一让人意想不到的就是李氏的突然逝世,她在得知之后,愣神了一下,抿了抿唇,吩咐下去让皇考齐贵人的丧制按照嫔位的规格入葬。

十日后,先帝三阿哥紧跟着亲生额娘的步伐,一先一后逝世,只留下一个幼小的阿哥在世间。

皇上将三阿哥追封为多罗贝勒,小阿哥永珅封为世子,等成年之时便可继承阿玛的爵位,不过到时候爵位得按照规矩来降一等级,为贝子。

至此与宋婉晴前半生相关的人,这一切的时也命也,也算是有了了结。

端承五年,后宫里有子嗣的太妃都各自跟随自己儿子出宫。

在后宫挤了这么多年,一时间能够出来,苏氏与萨克达氏罕见的不因儿子的事斗争起来了,毕竟一个生母一个养母,五阿哥本来还愁要如何处置两个额娘的去处。

这下看到两个额娘和睦相处,五阿哥一下子高兴到不行,活像一个孩子一样到宋婉晴面前笑着说道:“皇额娘,您可真是神了,儿子的两位额娘果真没有再斗嘴了。”

宋婉晴也只是笑而不语。

之前先帝在世时,两个妃子各居一个宫殿,自然老死不相往来,可住到一块了,就算有再多的事都得凑到一块商量了,哪能还像从前一般。

况且这两人也是知道儿子迟早有一天会接她们出去的,不好好配合,难道还等着这时间延长吗?

话说回来,在诸位阿哥之中,弘星是唯一一个生母在而不得赡养的阿哥,心里难受的紧,却不得不屈服。

谁叫他的同母阿哥当了天子,亲生额娘当然是太后了,他就只能苦哈哈的、羡慕的看着几位兄弟在府邸里孝顺额娘。

弘昼还给他出了个混主意,让他偷偷摸摸把皇额娘带回府邸住上几天,再送回皇宫里,关键是弘星还真的考虑了,没有看到弘昼暗戳戳的小心思。

弘昼自然是认为自己有两个额娘,当然不能厚此薄非,他更想要让皇额娘陪在自己身边,四哥能把皇额娘带出来,到时候他也得撒娇让皇额娘在自己府邸里住上几天,那叫一举两得。

可惜偏偏这个主意还没有实现,弘曦看不过眼,直接将两个弟弟安排到繁重的差事当中,自己闲下来以后,这是时不时前往皇额娘的承乾宫,力求让皇额娘体会到儿孙的孝顺,至于那两个儿子就别要了。

年底之时,弘曦特地全了皇额娘的心愿。

将长姐固伦怀昭长公主、四姐固伦怀怡公主和六妹固伦怀荣公主都召集一起,当然还有四弟和六弟及两个弟媳,皇后作为主持大局的存在,和皇额娘一起全家出行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