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二合一(第2/4页)

里面不仅有秋季菜,还有一些是适合冬天的,也算是一份秋冬两季的菜单了。

颜棠挑的十分艰难,最终不得不采取了投票的方式,来选取这个月的主菜。

许是前两天的狮子头和脱骨烤猪蹄裹脆白萝卜,太过深入人心,两道菜纷纷入选。

除此之外,还有一道芋泥肉、一道麻婆豆腐和一道酸笋炖鸡上榜,之后又选出了30道辅菜。

不过这也不算完,因为早有准备的木岚,直接说:“我最近尝试量产了米线和米糕,就和大家的新菜一块上吧。”

木岚所说的米线和米糕都是以饭袋为原材料,通过手动控制机器制作而成,口味自然不用多说。

随着富贵儿的销量逐渐累积,饭袋这个看似不起眼,但点单率奇高的食物,就成了等级最高的。

曾经每日的限购,也随着等级的增加,而逐渐放宽。

排队都买不到的饭团,如今只要在下午三点前到,也能买到了。

货源丰富后,木岚自然也研究了起来,成果很是不错,在当地人的口中,也有了“小米百做”的称号。

——

新菜单试用的第一天,富贵儿也并未如何宣传,一群新老顾客们不知从哪儿得来了消息,纷纷涌向了这里。

其中还有不少熟人,他们的老朋友主播mini,京大考古系的康康极其室友,建筑系的于璇,以及为了吃、直接在这附近买房的老餮等等。

老邻居们都习惯了每天闻着香味儿醒来,随便一嗅,就一脸笃定的说:“富贵儿绝对换菜单了。”

旁边人笑骂一句“狗鼻子”,下一刻,就被拉着一起下了楼,美其名曰“去支持一把老邻居”。

人越聚越多,见大家都十分好奇,最会拱火的老餮直接高声问颜棠:“颜老板,敢不敢让大家都瞧瞧这新菜的做菜过程?”

身旁人大多都没反应过来,听到后也只觉的:啊,感觉也不错,吃不到,看看也行啊,正好第一时间做好了,也能端给大家。

所以,有不少人都在应和。

实际上,老餮这货是真的损。

业界有个不成文的说法,不管客人看不看,但敢用全透明厨房的,就是勇士。

你永远都想不到,在厨房会发生什么需要补救的地方,而这些都会展示给客人。

再者,谁知道这里的大师傅做菜有没有独门秘技呢?展示出来,人家的绝活儿不就曝光了?

只是围观之人都没想这么多,大师傅们表面冷淡,实际上最耐不住夸,大家一说想看,没等颜棠问,他们就撸袖子、抄家伙准备上了。

那利落劲儿和没什么表情的脸,完全不搭噶,相当的纵容。

三个师傅加木岚,四个主厨,直接开了八口大锅大灶,还有四个小锅小灶。

他们早就配合熟了,平日里负责配菜的帮厨,也因为转移了地点,位置不够,而被青龙哥赶去了一旁。

“看着,好好学。”k哥一脸冷淡的叮嘱道。

小徒弟们点头如捣蒜,围观者则被那股气势震住了。

“砰砰砰”的几道点火声响起,与居民家用的火完全不同的高昂火焰腾起到了半空。

四个人各自忙碌又相互配合,手速快到切出了残影,换锅、抛勺、下油、颠锅,怎么秀怎么来,日常的动作是一个没有。

像脱骨烤猪蹄裹脆白萝卜这种的,用的是卤好的肉,直接烤制就行。

但其他的,就都得现做。

颜棠端着几碟秘制金豆、虾片和金玉萝卜给围观的客人上桌,再转身,就见青龙哥开始做起了芋泥肉。

他直接用筷子插起秘制料锅中的大块厚膘猪肩肉,老餮凑近一看,就开始指点江山:

“大家看这肥瘦之间的颜色,到了这个程度,就是经典的半熟。”

青龙哥不理他,沥去汤汁后,直接下油,灼至大块猪肩肉的肉皮开始起泡,捞出切大片。

两大片之间不完全切通,呈夹子形,到这时候,灼烫的肉稍稍降温,直接填充进芋泥。

老餮的鼻子灵,当芋泥一出现,他就开始跟着闻:“好香好香,为什么这么香甜?”

颜棠将人向后拉了拉,虽然那是安全距离,但没见他们的大师傅们都戴着口罩吗?

“那里面加了蜂蜜。”

还是他们溪水村的槐花蜜,专门被大师傅们扣下来的,自然与众不同。

在颜棠说话的功夫,青龙哥的刀影连闪,几大块猪肩肉被切成数十夹子,填充好了芋泥。

见旁边有豆沙,青龙哥又顺手填了几个豆沙的。

最后就是将全部夹了料的肉上青竹笼屉开蒸。

与此同时,白虎哥那边的狮子头已经进程过半,就差收汁这一步了。

k哥那边的酸笋炖鸡看似最简单,却是当初在傣族深山中,程门立雪交换来的方子。

妙处全在那个酸菜上,只在他将那酸菜从缸中拿出来的那一刻,周边人的口中就开始分泌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