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接古鼎(第2/3页)

管家巴福每隔十天都会给投奔者们亲自上课,他的讲课内容比较杂,有领地的法制法规,有对犯错人的批评,有对白鹿领各种福利的宣讲,但更多的则是在引导和告知投奔者们:白鹿领已经很优待你们,别人想要这样的日子都来不了。

而事实也是如此,从红芋领投奔来的两百多人,除了一个老人自然老死——死时躺在床上还脸带笑容,其他人都活了下来,还越活越好。

如此种种,让投奔者们自然而然就生出了“我想得到更多、我也想成为白鹿领人”的想法。

唐博把这两百多人交给管家后,就没再多问,一切按照规则办事就是。

他正在忙着和盐韧商量把他们修建的水渠和山涧那条溪流给连接起来,他们这段时间已经找了一条理论上最适合的挖掘路线。

“这样就可以成为活水,也不用我们自己去找地下水源循环,如果存水不够用,那条山涧溪流说不定能帮上大忙。”唐博一边看地图一边预估可能性。

盐韧正在计算,他现在已经不止靠他的能力和直觉,他从唐博这里学会了不少东西,平时也跟着孩子们在上课。

盐韧接受能力很快,学习速度也快,目前只有古鼎的学习速度能和他匹敌,其他人都远不如他。

唐博把盐韧当做了大宝贝,这是除古鼎以外,他发现最有才能的人。

古鼎大约受到了一点竞争刺激?现在学习劲头也很强,不再是唐博硬给他灌输知识,而是变成了古鼎追着唐博问这问那,还特别积极地发展及教育小弟。

盐韧也在教导洞林,想让洞林做自己的二把手。唐博对此没有任何意见,还给他推荐了不少学生,其中就有阿吉的父亲白河、和白豆的父亲白虎。

说来也有意思,阿吉父亲白河和白豆父亲白虎一见如故,两人处得跟亲兄弟似的,加上名字都有白字,更觉得两家有缘。

白豆一家受到了阿吉一家的亲切欢迎,最后这帮小巨人干脆就住进了阿吉那个村子,该村的人在不缺少食物后也特别欢迎白豆一家,觉得他们住在这儿让他们特别有安全感。

话说回来,盐韧不在乎唐博让人来跟他学习,相反他最欣赏唐博的一点就是唐博从没有把知识当做私有物,他允许领地的人从他这里学习知识,甚至希望他们学习更多。

“如何?”唐博看盐韧。

“稍等。”盐韧正在算把山涧溪流和水渠连接起来的基本人工、物资和费用等。

“原本我们没有把水渠修到东边领地外的计划,现在我们要临时加上一段,还要和整个领地的水渠形成完整回流,同时还要考虑避免被人从水路侵入,就得加一个水闸……不谈人工,只水泥和沙子,我们就远远不够。”

唐博叹息:“重点还是缺人,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开山裂石、去烧制更多石灰、去挖掘更多黄沙、去开采更多煤炭和铁矿石,一环套一环,就什么都不够了。”

他还想造纸和搞一些副食品工坊,都因为人手不够,只能暂时放着。

而等到开春,他手头的人不提投奔者,其他人至少要分一半出来开垦田地和耕种。

投奔者们如果那时候要回去红芋领,他也不好拦着。

盐韧抬头,“领主,你手上的粮食还能坚持多久?”

如今是粮食和盐当道,就算你手上有大量的金银铜铁,遇到粮荒的时候,这些金属也就是废料。

想要发展一个领地,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粮食。

唐博对此心知肚明,对领地的粮食管控也非常严格,“现在领地人口约有一千八百人,因为干活,我需要让他们吃饱还要吃得稍微好一点,大约还能维持两个月。”

盐韧皱眉:“两个月后才是春中,食物还是很少,虽然有了大片山林,我们可以到山林里找食物,但也只能提供少部分,总不能一次性就把山里的野兽和植物都弄空了。”

唐博在想有哪些在春季成熟的粮食,以及能否从附近几个领地购买到大量粮食。

去年秋收后,他让人种了不少萝卜,这些萝卜已经陆续收获。

大豆他也尝试种了一些,大概是水土不太适应,效果不算特别好,但好歹也要看到收获。

韭菜也有,但这东西不能当饭吃,吃不饱。

春小麦是最适合的,可惜他们这里没有春小麦的种子,他想试着自己培植,目前还没看出效果。

大白菜也不错,可惜他手头也没有种子。

“现在已经是一月底,如果我们加派人手,能否在下个月底前把整个水渠都建成?”唐博问。

盐韧看看自己的记录,“如果不考虑和山涧那条溪流相连的话,再增加两百壮年工人,只领地内的水渠和水库能初步完工,等水泥晾干后就可以试着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