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松鼠桂鱼

一晃眼就到了立夏。

立夏日, 按照习俗要吃嫩蚕豆。

新鲜的蚕豆颜色翠绿,嫩生生的,连外皮都无需剥除, 过料水煮熟后直接开吃, 清甜脆嫩。

稍老一点的蚕豆就剥去外皮,重油炒成蚕豆泥, 适合用来送粥,味道很妙。

总的来说, 两种味道各有千秋。林稚遇到这种情况从来不慌,都买来就对了, 只不过老蚕豆多买了些。

他想吃油酥兰花豆了。

前世各大超市和便利店随处可见的零食小吃,眼神都不会在包装袋上停留超过两秒, 到了异朝他乡, 却开始想念那股油润酥香的味道。

金黄油亮的兰花豆,炸到外皮和豆子微微分离, 上面撒着淡淡的薄盐,拾几颗丢进嘴里, 酥香可口。

光是想想林稚就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嫩蚕豆中间轻轻划一刀,破开外皮,放加了花椒大料的盐水里煮着,大火煮开后改换小火,有点像煮毛豆。

让阿青留意着锅, 林稚另开一口新锅炸兰花豆。

蚕豆冷油入锅, 没多久就浮了上来,笊篱一碰, 响声脆脆, 这便是炸好了。

炸好的蚕豆豆皮炸开、豆子酥脆, 沥过油后撒上孜然粉和椒盐,尝一颗,又松又脆,油香得恰到好处。

一时之间,不大的后厨里盈满了嚼豆子的嘎嘣响声。

沈小七又抓了一把油酥蚕豆,“从前也吃过不少炸豆子,但都没有阿郎做得酥香好吃。”

知道沈小七对自己带有滤镜,林稚没太当真,没想到阿青也道:“确实比一般的炸豆子好吃。”

林稚寻思,许是蚕豆用料水提前浸过一晚、又复炸过一遍的缘故?

总而言之,这道油酥兰花豆还是上了食单,在“小食”那一栏。

自从开了酒楼,林稚的食单大大扩张,不说别的,光是“小食”这一栏名下就多了不少。

香酥腰果、琥珀核桃仁、盐爆白果、冰糖黑芸豆……这些都是客人们在大菜上桌之前觉得口里淡了,便点一些吃着,好打发时间。

咸香酥脆的兰花豆一经推出,得到食客们的广泛好评,还有不少人单独买来带回家吃。

也有客人抱怨:“这炸豆子需得配酒才最好吃,小郎君的酒楼里还缺些酒。”

“月前已经在后院酿下了不少。”林稚解释,“大概再过三月便能开坛取出,到时二楼的酒肆也会一并开启。”

那客人又问林稚酿了什么酒,听说是琼液酒和雪花酒,原先的抱怨就变成了期待:“好酒确实急不得!”

林稚微笑称是。

一楼的食店,二楼的酒肆,三楼的茶坊……一步一步来,哪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刚过立夏,没真正热起来,林稚去集市上采买葡萄种子,沿路顺便看看有没有卖小鸡小鹅的商贩。

结果先遇到了一个卖小鸭的小贩。

木笼子里,几十只手掌大小的小鸭子嘎嘎叫着,在笼子里转来转去,好像一团团游动的嫩黄云朵,十分欢实。

林稚的心被萌化了。

那小贩看他蹲下*身看得出神,以为他要买,趁热撺掇道:“郎君买几只鸭子吧,很好养的!”

林稚却站起身来,轻轻摇了摇头。

这些鸭子不是旱鸭,而他们几个人谁有时间天天去牧鸭?根本养不活这些鸭子。

不能确定自己能负责的话,有些事情就不要做。

不过买不了鸭子,买些鸭蛋还是可以的。

那卖鸭子的小贩也卖鸭蛋,林稚买下几十枚,继续在街上转悠,“卖鸭子了,强壮的小鸭子”的吆喝声音逐渐消失在身后。

不知走了多久,另一阵“叽叽叽”的叫声传入耳中。

循着声音走了几步,果然,一团同样嫩黄的云朵闯进眼帘。

卖小鸡的是位老婆婆,正坐在一把小胡床上,偶尔抬头看看行人,偶尔低头瞅瞅小鸡,也不叫卖兜售,看样子是准备没人买就带回家自己养。

林稚走上前,“阿婆,小鸡怎么卖?”

老婆婆抬头看了看他,“两文一只。”

“能下蛋吗?”

“能。”

林稚点点头,数了数,一共十一只小鸡。他道:“我给您二十五文,能不能把竹笼也卖给我?不然不好带回去。”

原本老婆婆是不愿意的——这竹笼可是她亲手编的!

但看林稚把小鸡包了圆,人又漂亮懂事,心下一软便同意了:“行,你带走吧。”

林稚笑道:“多谢阿婆。”

点出二十五枚铜钱,他左手提着一笼子小鸡、右手拎着几十枚鸭蛋,慢慢走了回去。

小鸡多的话排泄物也多,卫生问题难以解决,小鸡太少又不够未来捡鸡蛋吃,十一只不多不少,正合适。

说来也是巧,回去的路上,林稚看见一只白色的小狗。

说是小狗,实际应该比小狗再小一点,该是只小奶狗。

这只小奶狗通体纯白,仰脸瞧着他,一双圆溜溜的狗狗眼亮得惊人,一下子就戳中了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