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冰皮月饼

为着中秋节的大生意, 正日子前好几天,林稚就开始着手做起月饼。

这时候过中秋吃芙蓉饼、荷叶饼、梅花饼、滴酥鲍螺,也吃类似月饼的一种饼点, 叫“酥饼”。

四两油酥、一两蜂蜜、十六两白面揉成面剂, 印模烤熟,没有馅儿, 味道相当甜软。

但还不是月饼。

林稚穿来十多年,对大宋朝各种节日都能习以为常, 只除了中秋——没有月饼的中秋,那还能叫中秋吗?

从前在慈幼局不方便, 现在有了自己的酒楼,当然要好好做一做。

把从街市上买来的糯米粉、糖粉和牛奶拌在一起, 上锅蒸熟, 擀皮儿,裹上芋泥和豆沙馅, 印上莲花形状的模子,也不用烤, 晾凉就能吃了。

沈小七却等不及晾凉,掰开一块趁热吃了,“香甜可口,好吃!就是有点粘牙。”

阿蓝道:“还没凉,当然粘牙了。”

阿蓝虽然没吃过这一千多年前的冰皮月饼, 但却明白冷藏的重要性——这大概就是厨师的第六感。

沈小七恋恋不舍地放下那块还温热着的冰皮月饼, 许是想到了端午节咸口的肉粽,又问林稚, “阿郎, 这糕饼有没有肉馅儿的?”

林稚惊奇地看着他, 你怎么知道还有云腿月饼、鲜肉月饼?

“当然有,不过不是糯米皮子,是……酥饼那样的皮子。”

“那肯定也很好吃!”沈小七憧憬起来,“酥得掉渣的皮子再加上咸鲜的肉馅,嘿嘿!”

顺着他的话一想,林稚也有点馋了,“那就再做个肉馅的?”

沈小七自是没有说不好的理由:“行!”

阿蓝扑哧一声笑出来,“小郎君真是禁不住撺掇。”

林稚也笑了笑,他这哪里是禁不住撺掇?明明是虚心纳谏才对。

正犹豫该做鲜肉馅儿还是云腿馅儿,忽然一拍脑袋——地窖里不是正好挂着几条火腿?

看他把那条买来没多久的火腿搬出来,阿蓝无奈地摇摇头,“小郎君啊……”

林稚冲他心虚一笑,“咱们明年再吃两年腿——不,三年腿。”

“小郎君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阿蓝接过他手中的火腿,捏了捏,“这火肉腌得不错,现在吃也行,小郎君打算剁成馅子?”

林稚点点头,“先切一小块蒸熟,尝尝咸淡。”

阿蓝依言用刀片下一层,上锅蒸了。过不两刻,两人取下整好的火腿肉片一尝,还行,不很咸也不很淡。

“这种做馅儿就很好。”

火腿切丁,放蜂蜜、砂糖、熟糯米粉、猪油拌匀,包进油酥皮子里,比冰皮月饼少一步印模,多了一步炉烤。

在这股油滋滋的香味包围下,几人愣是忍住一口没尝,等到第二天月饼回完油才拿来掰开吃。

酥、软、香,皮酥肉香,甜中带着点咸味儿,偶尔还能咬到肉馅里的砂糖碎,口感很奇妙。

再说那冰皮月饼经过一晚上的冷却,外皮变得软糯清甜,还不粘牙,里面的豆沙和芋泥淡香可口,并不很甜,空口吃三四个不成问题。

吃着月饼,林稚觉得今年终于能过一个舒服的中秋了。

他是舒服了,其他三个大宋土著的舒服也很重要——吃完月饼,林稚帮着阿青一起做滴酥鲍螺。

滴酥鲍螺和后世的月饼地位相当,无论富贵之家还是小门小户,每逢中秋都要摆上一盘,用来自吃或待客。

发酵的牛奶小火慢煮,分离出奶油状的奶渣,拌上蜂蜜,挤成“底下圆,上头尖,螺纹一圈又一圈”形状的小点心——有点像给蛋糕裱花。

看着盘中一个个精致的小点心,阿青问:“小郎君是第一次做这鲍螺吗?”

“是,也不是吧。”林稚笑着把蜂蜜木勺收起来,“从前在慈幼局的时候看厨娘做过。”

几人知道他是从慈幼局出来的,是以并不惊讶。阿青抿抿唇,“小郎君做得很好看。”

知道他是在安慰自己,林稚却来了坏心思,故意逗他,“那和阿蓝做的比起来如何?”

“我真坏。”林稚在心里谴责自己,“好像那种故意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的坏亲戚!”

阿青把唇抿得更紧了,“……小郎君做得好看。”

林稚很高兴地笑了一会儿,“好啦,我知道你在哄我——还是阿蓝做得更好看。”

说曹操曹操到,阿蓝撩开门帘进来,“我做什么好看?”

林稚笑道:“滴酥鲍螺!”说完,留下摸不着头脑的阿蓝和一脸抿着笑的阿青,自去装月饼礼盒了。

因有早前的蛋黄肉粽,以及更早前的豆沙寒燕,食客们都知道林氏这里不走寻常路,到了中秋也都来看林稚又在卖什么新鲜玩意儿。

“这模样白白的糕饼叫什么?哦,冰皮月饼……还有两种馅料?那给我各来两盒。”

“火肉糕饼麻烦来一盒,多谢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