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海鲜烧烤

“郎君可曾学过五御?”

卖马车的商人提醒, “若未学过,出了什么事的话,可是要被处罚徭役的。”

五御是驾马车之前必学的五项技艺, 修习过后还有专人监督考试, 考试通过才能上马驾车。林稚觉得这就是古代版考驾照。

他不会,但阿蓝学过, “店主放心,自是修习过。”

卖马车的商人点点头, 算是放下心来,忍不住多看了一眼林稚。

好马价贵, 他所卖之马又是优中择优,价格还要更贵一些。但这世上从来不缺有钱人, 每日来买马的官宦商贾不在少数, 像今日来的这位这么年轻的,却是不多。

林稚摸了摸手下棕红色马匹的鬃毛, “这匹不错,瞧着精神。几岁了?”

那商人回过神来, 掰开马匹嘴唇,看了看牙齿,“才三岁口,健壮的呢!小郎君真会挑。”

在车家巷转悠一个时辰,林稚终于挑到一匹满意的马。

他没有买马经历, 不过是按照当初孟琼座下那匹马的标准, 再让有经验的阿蓝过目,便这么定下了。

卖马商人开了发奉, 配了舆车, 把打成捆的辔具和眼罩递过来, “这马都是从小经过训练的,很通人性,我再给二位郎君讲讲注意要决,很快就能上手。”

“这个是‘和铃’,这个是‘銮铃’,虽然都是铃铛,用法却有所不同……”

林稚默默听着,找回一点当初练科目二的感觉。

“其实牛车能拉更多东西,坐着也舒服。”

买完马匹和车舆,阿蓝一面拉着马车,一面和他聊天,“可惜牛车不再入车舆礼制中了。”

林稚看了看身旁红马温润的大眼睛,“马车也很好,皮实耐用,不挑食,还很好看。”

听到那句“好看”,阿蓝扑哧一声笑道,“小郎君买东西,‘好看’是不是第一标准?”

颜控被人发现了。林稚一本正经:“虽然称不上第一标准,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点。”

阿蓝笑了笑。

马是良骏,车是珍轩,两人一人驾车一人坐车,一路往混水闸驶去。

那经常来送鱼虾的小鱼贩近日家中有事,送不了,索性给他们推荐了源头地界。

混水闸乃鱼蟹码头,是临安百姓的海鲜市场,规模很大,光是甲鱼摊就有二百多家。除鲜货之外,还有各种或干或腌的河鲜水产,令人垂涎。

还没到闸口,林稚就已经听见了鼎沸的人声。

各处市民百姓来到临安,有事无事都要到混水闸转一转,街头巷口,到处都是鱼行、鱼店和鱼贩阵阵的叫卖声。

听着喧闹的吆喝声,林稚拉着马车,在闸口里慢慢转。

来到一处比较大的摊位,卖鱼小贩刚给前一个顾客装好几条柔鱼,见拉着马车的林稚来了,就知道这是个大客户。

“小郎君买些河鲜吧?若是自家烹饪,赚得美味;若是向外售卖,赚得大钱,稳赚不亏!”

林稚笑笑,心道这人真会说话,“赚得大钱”……很合他的心意!当即停下马车,细细挑选起来。

“水母线、石首鱼、八足鱼、鳗鱼、壳菜和石发菜都是一个时辰前刚送来的,小郎君看看要哪些?”

林稚想了想,“都装起来吧。”

小贩:……大佬!

林稚又道:“石首鱼多装些。”

石首鱼就是黄花鱼,肉细味美,时人称之为“海鱼中之至美者”,烤着吃炖着吃都很好,关键价格还不贵。

“好嘞,一定给小郎君装得多多的!”

买了这些河鲜,又买了蛤蜊海螺牡蛎,刚买来的马车物尽其用,装得满满当当。

想到店中还剩下不少的螃蟹虾子,林稚满意了:“走吧阿蓝,回酒楼。”

“小郎君会不会买得太多了?”

“不多。”林稚道,“回去你就知道了。”

小郎君又在卖关子了。阿蓝无奈一笑,驾起马车。

回到酒楼,林稚先把画满虾蟹蛤蜊的菜品展示牌展出,又拿出前几日烧好的绿釉陶烤炉——做什么?烧烤。

烧烤这东西本朝也有,上至高官贵爵,下至平民百姓,都爱吃。

夜市上流行一种美食,名曰“旋炙猪皮肉”,就是将猪皮肉放在炭火上烤制,猪皮上挂一丝丝肉,两种口感一并尝到,好吃得平易近人。

也有不那么平易近人的,今上独爱的“炙羊棒骨”。

炙羊棒骨就是烤羊的后腿棒骨。宫里御厨都是选用滩羊,这样的羊肉肉质丰盈细嫩,不腻不膻。

刚出炉的羊棒骨,骨间的肉微微焦黄,一口咬下,表面肉脆而内里紧实多汁,配上黄豆粉、孜然粉等调制的干碟……啧啧!

好的羊肉,单用清水煮都好吃,更不用说烧烤。其实海鲜也是如此。

虾子剖开,喷上清酒,搁炭火烤得通红的铁网上,待其快熟时淋上一小勺酱油,再撒些许薄盐,滋滋的响声伴着虾子的鲜甜,在空气中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