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火腿焖笋

林稚在西市买暖炉。

“不知老丈这炉子能否印花?”他指着一个紫铜暖炉问道。

卖炭炉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丈, 精神矍铄,就是耳朵有点不大好使,“火花?这暖炉乃紫铜制成, 不会迸出火花的, 质量好得很!”

“不是火花……”林稚哭笑不得地重复一遍,“是印花。”

“哦, 印花啊。”那老丈摸了摸下巴,“可以印的, 就是画匠得小郎君自己找。”

林稚道:“这是自然。到时我把画样带来,劳烦老丈给印在炭炉上。”

老丈点头:“好说好说!”

除了炭炉, 林稚还另买了八个焚香熏炉,准备在酒肆和茶坊各放四个——当然, 一层食店还是只放功能简单的炭炉, 不然丝丝缕缕的熏香冒出来,容易和食物串了味道。

定好炉子, 林稚又去找郭画匠。

“小郎君这次打算画什么食单?上次的猪肚鸡汤都把我画饿了!”

“却不是画食单。”林稚笑道,“最近天气转寒, 我打算买些暖炉放在酒楼。单独的紫铜颜色到底单调了些,想着做些花样,也好看。”

郭画匠啧啧两声,“炉子的价钱可不便宜啊,小郎君真是下了大手笔。”

林稚道:“这东西就和夏天的冰鉴一样, 若是始终没有, 倒不觉得如何,可一旦享受过个中好处, 便由奢入俭难了。”

郭画匠赞许地点点头, “临安城里布置夏日冰鉴、冬日暖炉的酒楼可不多, 小郎君也算走在前列了。”

说完,他悄咪咪凑近林稚,“不瞒小郎君,前几日那春风楼管事也来找我画食单了。”

程朝云来找郭画匠画食单了?

“如果我与小郎君交情一般,肯定是满口应下,给她画了这食单。”郭画匠道,“但谁让咱们是朋友呢?我就推辞了去,让她另请高明。”

林稚笑道,“她若再来,郭郎君给画了就是,没关系的。”

“那不行。”郭画匠拒绝得很干脆,“我和小郎君是朋友,不能做这种事!”

“好吧……那,改日我请郭郎君吃饭?”

这回对方同意了,一口答应下来:“行!”

“所以小郎君打算画什么花纹样式?”

林稚早就想好了,“一套‘柴米油盐’,一套‘风花雪月’,一套‘梅兰竹菊’。”

“‘柴米油盐’放在一楼食店,‘风花雪月’放在二楼酒肆,倒也符合情境,切题得紧。”郭画匠念念有词,“就是不知这‘梅兰竹菊’……”

他忽然反应过来,“莫非,小郎君还想开一间茶坊?”

林稚点头,“正有此意。”

“小郎君不愧是干大事的人。”郭画匠抚掌笑道,“放心,这三套画样我一定尽快完工,绝不耽误小郎君开茶坊!”

知道这些图样不好画,林稚也不催他,“郭郎君慢慢画着就是。”

第三日,郭画匠把画好的三套图样送来,林稚又拿着图样,去西市找那买暖炉的老丈雕刻烧造,如此又过三四天,暖炉终于运送至酒楼。

摆上暖炉,点上香盒,整座酒楼都暖和起来。

“今日天凉,我特意换了氅子过来,没想到小郎君这里如此之热,倒叫我白费心思了。”一名叫杨六的食客开玩笑道。

他看向离着最近的一个炭炉,“这暖炉上画的好像是稻米饭?瞧这饭粒子,真真儿的,我还以为是谁不小心粘上去的呢……而且看画功和运笔走势,很像食单上的画儿。”

“郎君果然火眼金睛。”林稚道,“确实是找同一个画匠郎君绘制的。”

坐在杨六对面的郎君姓许,同样是店内熟客,闻言道:“现在的食店酒楼,都要等到冬至节才舍得添置暖炉呢,店主小郎君真是心细如发。”

林稚笑了笑,“做好分内之事罢了。”

几人又聊了几句,杨六点了常点的几道小菜,并一道店内新上的火肉笋片汤,许郎君则多点了一盆猪肚鸡汤。

笋子是菜贩新送来的冬笋,据说是刚挖来不久,根部的泥土足以证明其新鲜程度;火腿却是老朋友——那用来做云腿月饼剩下的“两年腿”。

紧致咸香的火腿搭配鲜嫩的笋片,细火慢炖,炖出来的汤汁浓中带清,火腿中带着笋子的香,笋片中又有腿肉的鲜。

杨六连喝好几口汤,直喝到微微发了汗,又舀了一大勺笋片肉干,连汤带菜拌进米饭里,大口舀着吃。

瞥了一眼他堪称饕餮的吃相,许郎君略显无语道:“六郎,可否注意下形象?”

杨六笑了几声,“形象这东西可不是现在注意的——或者,你自己注意着吧,我可顾不得那么多。”

许郎君看他一眼,也加入到战斗中,吃了几口,尤其对那两道汤菜赞不绝口,“这两道汤一清一浓,火肉笋汤是清,猪肚鸡汤是浓,清的却不会被浓的抢了味道,着实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