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既然要进京, 自然不能只有萧衍行带着小君珩走。

皇帝此次下旨要求萧衍行携家眷一起入京。意思是除了萧衍行和小世子是务必在,女眷中正妃隋氏、小郡主也包括在内。王姝作为侧妃,虽然也是家眷之一。却并没有正统礼法上必须面圣的资格。侧妃在大庆的礼法上, 算是妾室。跟过去也行,不去也行。

王姝自然要去,她虽不是必选人员, 但她的一对孩子是。身为母亲,她不可能任由孩子被带走。

只不过王姝答应跟去,并非是随萧衍行一起走。王姝打算以王家家主身份去, 以进京视察生意为由,路上与萧衍行错开。萧衍行对此安排有些不高兴, 但也知王姝是出于安全考虑。毕竟若是皇帝突然发难, 她若是在外,也能更方便联络。

于是由萧衍行带着孩子和隋氏先行,王姝则安排了一支镖队护送。两人才一前一后地进京。

说起来, 隋氏作为此行唯一的女眷。她本以为会在队伍中见到王姝。谁知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侧妃当真是神秘惯了, 这个时候都没有出现。出发的当日,她特意早早上了马车。透过车窗帘看着, 竟然连王姝的影子都没见着。反倒是小世子和小郡主, 隋氏第一次见。

不得不说,皇长子殿下不愧难得一见的俊美, 其子嗣是人中龙凤。才三岁不到的年纪小娃娃生得一副惊人的好皮相。从小窥大, 这孩子的生母必定也生得一副绝好容颜。

王姝不在, 于隋氏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她本着若是能抓住独处的时机,在这段时日里得到殿下的谅解, 两人之间的关系必定能突飞猛进。隋氏也有意趁机与两个孩子多亲近亲近,若是可以, 隋氏想将两个孩子记到自己名下来。

殿下不愿给她孩子,她也得有个依仗才行。

打算是这么打算的。但可惜萧衍行对孩子十分看重,两个孩子都亲自带在身边。

除了行进途中累了,下车透气的时候会让两个孩子在护卫的看顾下四处走动,隋氏能说上一两句话。别的时候,奶嬷嬷看得严,她根本没办法靠近。

隋氏不由大失所望,却也知晓不能着急。之前就因为太过着急已经接连出了两次错,往后是万万不能再出错。路上没找到机会,等入了京城也不迟。

殿下的身边如今只她一个女主子,早晚能缓和关系。

一行人进京,并未着急进宫。而是去了一处名为霜华的别庄住下。

以往东宫是萧衍行从小到大的住所,离京之前,萧衍行是住东宫的。但被废除储君之位以后,东宫换了新主,便不能再随意进出。萧衍行其实在京城御赐府邸。按照规矩,没分府的皇子进京一律要住宫中。不过萧衍行拒绝了这安排,将礼部的人打发回去了。

虽然这么做是有些不合规矩的。但皇帝没发话,礼部的人也不能拿这说事。

萧衍行的入京给仿佛平地一声惊雷,炸的不少人猝不及防。但对于早就盼着萧衍行回归原位的人来说,当真是天大的喜事。不管如何,皇帝允许萧衍行返京,这就是巨大的转变。

皇长子殿下回来了!时隔九年,皇长子殿下终于回来了!!不少人得知了此等消息欢欣鼓舞,背地里激动不已。以为看到了曙光。

唯一觉得大受打击的,大概是五皇子和高家一脉。

他们满心以为太子萧承焕倒了,皇长子萧衍行被按死在藩王的位置上,三皇子六皇子也因此次事件被驱逐出京。属于五皇子的时代终于到来。结果萧凛煜才进入南书房读书没两个月,他们私下鼓动的册立新储提案还没呈递到皇帝的案台,被勒令不准返京的皇长子竟然回来了。

高家安耐不住,时不时就要过来试探。不过萧衍行回京后并未着急动作,只安心地待在别庄。

除非必要,谢绝见客。

按理说,皇帝亲自下诏书十万火急地将萧衍行召回,应当着急见人才是。但萧衍行入京后并未立即被宫里召见。宫里没动静,他便也不着急,安心地在自己的住处待着。

但萧衍行安静,来拜访萧衍行的人络绎不绝。

暗中盯着一切的五皇子一脉不由心中焦急又疑惑,皇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经历了一场生死终于看开,想起皇长子的好?还是说,想在临死之前将一切恢复正轨,重新恢复萧衍行的太子之位?

五皇子一脉为此焦心得夜不能寐,却始终猜不到皇帝到底想做什么。

萧衍行每日忙得不可开交,早出晚归的,根本就没有闲工夫与后宅女眷联络感情。隋氏满心原以为入京以后隔阂的情况会改善,结果脱离了赶路途中,她甚至连萧衍行的面儿都见不着。王姝晚了他们十来天,如今住在王家名下的一栋宅邸中。

抵达的次日,王姝就装作商户当家人给萧衍行递了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