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缺页疑案黑色大丽花惨案(第3/3页)

1月25日,伊丽莎白生前所使用的黑漆皮钱包和黑色的鞋子在距抛尸地点几千米外的25号街区1819E单元处的一个垃圾桶内被发现。1月28日,警方再次接到一封手写的短信,信里面说道:“周三,1月29日上午10点是一个转折点,我要在××那里寻开心。”信的落款是“黑色大丽花复仇者”。有些人以此推测,凶手可能在上述时间自首。但显然凶手并没有任何自首的想法,很快警方再次收到一封裁剪加手写修改过的信,信里面说道:“我改主意了,你们是不会和我公平交易的,大丽花的死是合理的。”这段时间内,警方又陆续收到了疑似嫌疑人寄来的共计16封信件。经过验证之后,只能确定其中的三封信件是凶手寄来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三封信件中,警方并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即便是指纹,也都被凶手处理得干干净净。

几番查证无果之后,洛杉矶警方将曼利作为本案的首要嫌疑人,他们对曼利进行了两次谎言测试,但是这两次测试的结果都证明曼利不是凶手,再加上曼利有案发时不在场的证据,警方最终将曼利释放。获释后的曼利并没有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他出现了幻听,并逐渐发展成为精神失常。在曼利被送往精神病医院后,警方再次对曼利使用了“硫喷妥钠”,也就是“吐真剂”,服用了吐真剂的曼利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在1986年,64岁的曼利因意外坠亡。

此后警方认为“伊丽莎白凶杀案”的凶手很可能是当时的“口红杀手”,因为伊丽莎白是在德格兰大道附近被杀害的,而“口红杀手案”的其中一名被害人姓氏正是“德格兰”,而且两起案件中凶手所使用的信件也有着共同特点。警方先后调查了近千名有可能存在嫌疑的人,却依然一无所获。最终伊丽莎白·肖特——“黑色大丽花”被安葬在奥克兰的一处公墓中,在她的葬礼上,仅有6名亲友前来凭吊这位年仅22岁、命运凄苦的女性。

时光飞逝,70多年后的今天,对于“黑色大丽花惨案”来讲,警方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对于这起案件,外界能够获取的信息也不多,没有人能够理解凶手为何如此残忍地折磨这位年轻的姑娘。凶手为何要肢解尸体?为何要取走子宫?又为何要将尸体公之于众?到了今日,凶手很可能已经自然死亡,这一切都成了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