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030

◎团队里的卷王,迪化的夫子,心有宏图霸业的县太爷?◎

佃户们不想种草。

尽管县太爷解释了, 那个不是草籽,是紫云英的种子,是药材。

将来收割以后, 能治疗女人月经不调,身上的疥疮,给牛羊当饲料,还能取什么甜甜的蜂蜜。

总之,这个紫云英浑身都是宝。

但没几个人真信。

道理很简单, 如果这玩意儿真的浑身都是宝,精明的乡绅老爷怎么会把它冒充成粮食呢!

这年头佃户们苦啊,他们无田无房,比普通的农民们还要苦。

生来就注定被压榨,也习惯了被压榨。

如果这次不是乡绅老爷们做事太绝, 而县太爷陈庚年又有着极好的名声, 承诺给他们开垦荒地,他们甚至都不敢冒然报官!

所以哪怕大家不想种草, 最后还是答应了县太爷。

靠近沙地的耕田虽然贫瘠, 长出得粮食收成也不好,但只要开采出来,那以后就是属于他们的田地了啊!

每个人三亩地。

以后只要努力,肯干, 一定能填饱肚子, 比给狗乡绅当佃户强多了!

而且县太爷那么厉害,发明了耕犁、耧车, 这可都是节省力气、节省粮食的好东西。

县太爷走的时候说了, 开荒工作繁重, 县衙的耕犁免费让他们用哩!

“那个曲辕犁, 我给林老爷干活儿的时候用过,乖乖,比锄头好使一万倍!”

“还有耧车,一亩地节省二十斤粮食,出的秧苗还翠绿!”

“县太爷本事大,咱听他的,好好开垦荒地,以后绝对能过上好日子。”

“县太爷说了,咱们的荒地里,能挖十条坎儿井,到时候咱们都能喝上冰凉的雪水,庄稼也不会旱死。”

佃户们日子穷。

不仅吃不饱,住的也是破破烂烂的草棚,夏天不仅闷热,草棚腐烂,还滋生霉菌和各种蚊虫。

但大家都习惯了。

晚上,脏兮兮的一群人挤在草棚里,小心翼翼的憧憬着未来。

一个面色枯瘦的小孩窝在草堆里,不停挠着发痒的胳膊,脸上带着浓浓的艳羡:“今天我路过石门村,看到他们在打坎儿井里的水,说是回去洗澡。我好几个月都没洗澡了,身上痒的厉害,还长了很多红包。我阿妈说,这个包就叫做疥疮。县太爷要我们种的那个草,如果真能治疥疮就好了,我实在痒的难受。”

这小孩,是田大山的儿子。

听到儿子的话,田大山心疼的帮他挠胳膊,安慰道:“小栓子,再忍忍。等荒地开好了,咱们也挖坎儿井,到时候洗洗澡就好了。”

江县常年干旱,人们活的穷苦,谁家能天天洗澡呢。

而且这个时候人们没有建康意识,对病理也完全不懂。什么感染,什么痒,什么皮肤溃烂,都是小事儿。不用看病,就是脏了,洗洗澡就干净啦。

其余的大人们听到小孩的话,都没有搭腔。

但大家各自的眼睛里,还是忍不住流露出一丝丝期盼。

如果那个草籽,真的跟县太爷说的那么神奇,那将来等收割了以后,肯定能卖钱,大家或许真的不用饿肚子,也能有钱盖房子!

-

佃户们都是吃苦耐劳的性格,既然决定开垦荒地,第二天就热火朝天开始干活。

他们动静大,很快整个江县都知道了,县太爷带着一百余佃户,在石门村北边开垦荒地!

听到这话的人,无不瞪圆了眼睛。

“石门村那边都是沙地,开垦出来能种田?”

“毕竟一百多人要活命啊,总得给块地。”

“哎呦,真是苦啊,那帮乡绅老爷忒不是东西。”

人们唏嘘不已。

但也只是唏嘘,没人真对石门村附近那鬼地方的沙地感兴趣,连最喜欢凑热闹的人,都懒得去看。

因为大家也都在忙。

特别特别忙!

忙着寻找水源,忙着挖掘坎儿井,忙着挑水浇地。

甚至忙着四处打听,谁家母猪要下崽了,好去买个猪崽回来养,等劁了以后,将来卖个好价钱。

因为猪崽市场火热,供不应求。

到最后夸张到,谁家有适龄的母猪,都会被先预定上。

因为母猪迟早就是要产崽的嘛!

曲辕犁、耧车播种机、坎儿井、劁猪。

县太爷的一项项发明,算是初步把江县这个穷苦地方给‘热’了起来。

在这种初步开始发展,百废待兴的阶段,人们就是容易乱。

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的乱。

别人挖井,我也要挖!

你们村挖两条,我们村就要挖三条!

你家养猪,我也要养!

你说我不会养猪,以前没养过猪?没事儿,我学着养!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大家看似都很忙,但其实完全是没有思路的忙。

跟风就对了!

不仅是江县的民众,包括乡绅老爷们,也都在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