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032

◎洗盐碱地,种植紫云英。◎

这场夏日的暴雨, 让全江县人都异常兴奋。

因为地里缺水的庄稼终于饱饱喝足了水!

第二天,雨过天晴。

日头没有先前那么毒辣,地里的秧苗经过一夜的雨水洗礼, 明显看着比以往更加有生机。

农民们踩着泥泞的土地,迫不及待来到田地里查看情况。

人们碰见以后互相打招呼,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

“哎呦,昨天那雨下的可真凶啊。”

“我家的秧苗喝饱了水,看着翠绿翠绿的, 似乎还长高了一截。”

“耧车播出来的秧苗,长得很翠绿扎实,比别家田地里的秧苗都要茂盛,甚至有的已经隐约能瞧见穗尖咯。”

“今年秋天,我也得咬牙去买耧车。”

“感谢老天爷啊, 这大旱灾, 总算是撑过去了。”

“感谢老天爷做啥,咱应该感谢县太爷啊, 今年这大旱灾, 咱江县人都平安渡过啦。”

可不是嘛。

往年旱灾,人们要么得热病,要么地里庄稼枯死,可今年呢, 这些危机全都被县太爷给解决了!

大家看着田地里茁壮的秧苗, 感激县太爷的同时,也在甜滋滋地期盼着。

期盼两个多月后的秋收!

“但还是不能高兴太早。”

有年纪大的老农提醒道:“秧苗开始抽穗以后, 各种野草、害虫就要长出来了。”

野草还好点, 可以拔除。

但提起虫害, 人们脸上都浮现出浓浓的心痛。

如果说, 地里的麦子、高粱因为土壤贫瘠、天灾等原因,结的很少。

那么虫害,则是让本就结的少的粮食更加雪上加霜。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都是大家最心痛,也是最头痛的时候。

地里的虫子实在太多了,人们只能耐着性子,一天到晚待在地里,用手去抓。

可人力终究有限。

虫子怎么抓都抓不完,甚至不乏有一些老农在抓虫子的时候直接崩溃,在地里一边谩骂一边嚎啕大哭。

呕心沥血种了那么久的粮食,从翻地,到播种,到除草,最后好不容易等到粮食结穗,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害虫糟蹋粮食。

辛辛苦苦劳作,心血最后都喂给了虫子。

这种憋屈又无力的滋味,是真让人窝心又难受啊。

“今年我就算是不睡觉,也要把这些害虫消灭干净!旱灾咱们都挺过来了,还能被虫子难倒?”

站在田地里看着翠绿翠绿的秧苗,农民们咬着牙在心里暗自发誓。

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发现。

现在遇见困难,大家都不再退缩、或者畏惧了。

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县衙那位年轻的县太爷,研发了很多神仙般的东西,帮助大家渡过了好几次看似无法渡过的难关。

每渡过一次难关,大家都会变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自信。

县太爷陈庚年带给江县的,不仅仅是耕犁、耧车、坎儿井这些实用的东西。

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思想传递,比如不服输的拼劲儿,和不向老天爷低头的韧劲儿。

咱们江县人,哪怕老天爷不给水,都能靠自己的双手把水挖出来。

区区虫子,算个屁!

-

正在咬牙发誓要除虫的江县人此刻还不知道,县太爷其实早就暗中给他们准备好了惊喜。

从这场大雨落下开始,他们的耕种就进入了简单模式,将来只用等着美美收粮就好。

不过县太爷依旧还是在忙。

他在大江村,忙着指挥人们垒高田垄,将地里的水都蓄留起来。

与此同时,还要准备种植紫云英的前期准备工作。

事关一百多口人的活命生计,这事儿可不能出任何差错。

昨夜那场暴雨,雨水量是真的大。

再加上大江村的地里都提前混拌了淤泥,有这些淤泥在,中和了地里的沙子,劳劳将雨水都蓄在了地里。

如今放眼望去,原本的荒地里全都是雨水,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江南水乡呢。

“我去过江南。”

富春站在田埂,看着田地里满满的雨水,笑道:“江南那边,一年四季雨水充足,人们地里种的不是小麦,而是大米。种大米的田地,都是像这样的水田。”

水田种大米?大江村人听得瞪圆了眼。

大米在戍边可是顶顶金贵的东西,大家也都只是听过,没人真尝过是什么味道。

因为戍边太干旱了,根本种不活大米。

田大山好奇问道:“田地里都是水,不会把大米秧苗都淹死吗?”

富春闻言神情一窒,多少有些尴尬。

他不擅长农耕,只是见过大米都长在水田里,但要问为什么淹不死,还真说不明白。

“这大米啊,又叫做水稻,它的祖先最开始就生产在南方多水的沼泽地里。这玩意儿金贵的很,不耐旱,而且还怕杂草。种植在水田地,常年都能喝饱水,也没有别的杂草来抢占养分。在南方软湿的泥土里生长,结出来的大米颗粒,色泽晶莹剔透,咀嚼进嘴里软糯清甜,那叫一个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