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086

◎大刀阔斧修缮县城,粮食大丰收!◎

大概是吃饱饭了太清闲, 也大概水泥在这个年代是真的新奇。

县衙门口那条水泥路造成以后,在江县百姓当中引发了极大地轰动,每天都有人专程来看热闹。

当然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

县衙又开始新一轮招工了!

虽说临近农忙期, 可今年江县收割麦子的装备升级了,他们有了麦钐!

这玩意儿收割速度快,还能节省人力,两个青壮力打配合一天能收割二十亩的庄稼。每个村里买几个麦钐,再挑十几个青壮力, 十几个人轮班倒,就能把全村的麦子都给收割了。

村子各家出点钱凑一凑,给这些割麦子的青壮力发工钱。

麦钐虽然好,但价格贵,而且因为不好操作还略显沉重, 除了青壮力, 别人操作还真有些费劲。

这样一来,各家村民们省了力气和时间, 割麦子的青壮力也能赚到钱, 两全其美!

割麦子这最累的一茬不用发愁,后面脱麦、晾晒就轻松很多。

家里的女人、老人、甚至孩子们都能干,男人们就能挪出时间,来县城修路、盖人才公寓。

但即使这样, 县衙这次招到的工人还是有些不太够。

北部在修路, 挖矿,军营还抽走了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 江县现如今又开了那么多厂子, 这些都在用人。

现如今还算勉强能撑一撑。

可等后面, 陈庚年想要全县修路, 想要建学校医院步行街的时候,肯定就要面临人手不足的尴尬局面。

不仅如此,今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赚到了钱,尝到了甜头。明年肯定会自发要求开垦荒地,种更多的大豆、棉花。

到那个时候大家会发现,生产力提高了,但是劳动力却不足,只要有更多的劳动力,他们就能获得更多的财富。

那么引进流民就会成为所有江县民众的集体需求,因为他们当中已经有人尝过了低价雇佣流民的甜头!

事实上不说江县的民众。

就连现在的陈庚年,甚至都想去引进一波流民!

县衙,办公房。

邵安带着一份人员名单来找陈庚年,为难道:“县太爷,北部那段路本来就是山路,不好修,现在又要铺水泥,我估摸着还得俩月才能完工。那边的人抽调不过来,现在全县城铺水泥路,还得兼顾盖人才公寓楼,又刚好碰到农忙期,还有人需要请假回家干活儿,实在是只能找到这点人了,凑合凑合,差不多够用。等农忙期过后,应该会好点。”

行吧。

大刀阔斧搞硬基建的第一步,被缺少劳动力给难倒了。

陈庚年叹了口气,翻看着手里的人员名单,说道:“好,那暂时就先雇这些人吧。北边那条路今天不是要铺水泥打样板路吗,你赶紧过去盯着,别出了差错。”

“好,我这就过去。这两天我就不回县衙了,直接在那边住下。县城这边您要是规划好水泥该怎么铺以后,找人去北边通知我一下,我再回来咱一起商量。”

邵安应了一声,急匆匆离开,他最近显然是没睡好,整个人瞧着都有些憔悴。

毫不夸张的说,他现在算是全江县最操心的人了。

各种基建大项目,都需要他这个‘总工’来负责,压力不可谓不大。不仅是邵安,包括建筑厂的员工,从北部修路开始,就一直在忙碌着。

这么下去,肯定也不是个事儿啊。

引进流民已经成了必须要提上日程的事情,陈庚年发愁的揉了揉眉心,这个口子一旦撕开,县衙带头引进流民,江县民众们肯定有样学样,到最后真的会控制不住的。

外面世道那么乱,大批量引进流民,绝对是不理智的行为。

无意中逃难过来的流民,危险性肯定相对来说是很小的,可主动去外面搜罗,万一引来一些坏人怎么办?流民多了,不用想,县区内肯定会陷入混乱。

再等一等,至少等杜勤把那帮民兵练起来,有这群兵镇压着,才能维持县区安稳。

说起来,最近杜勤把新兵营给封了,听下面差役们嘀咕,军营里的训练每天都很‘残暴’。

也不知道宝来跟李泉能不能撑住。

陈庚年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同时拿出江县县城的地图,在心里琢磨着该如何动工。

其实按照他的想法,可不仅仅是给县城铺水泥,县城现如今很多房屋都破败不堪,既然县衙出面整改,可以考虑着给相应补贴,然后把旧房子都扒了统一盖新的砖瓦房。

未来一两年内,全县城盖新房,整改街道路线,铺水泥路,做绿化和垃圾收容,哦对,还得构建排水排污系统。

或许还可以试着扩建县城的同时建城墙,然后划分一下县城的区域,比如挨着县衙的叫‘市政区’,商铺街的辐射范围内叫‘商贸区’,那些新开设的工厂也要被收纳进县城里,叫做‘经开区’,最后医院、学校一定要建在城东,因为这里居住的民众最多,可以叫做‘居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