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林墨,口衔天宪的霸主(第3/4页)

“主公,今年来淮南一带战火不断,山匪都断了粮,如今秋收下山抢粮也实属正常啊,还望主公念在子烈昔日战功,暂免一死吧!”

自始至终陈武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低着头。

毕竟两度在山贼的手头上吃亏,这事多少有些说不过去的呀。

孙策捻着手指,双目中的怒火汹汹,看着厅内一干人等都为陈武求情,这才勉为其难的道:“若非诸将为你求情,定不轻饶,拉下去,军杖四十,贬为马夫。”

又四十……

这上回打的四十还没好啊,去押运粮草的时候,他甚至都是趴在粮车上的。

这个时候再吃四十军棍,很有可能小命都得丢了。

可没人敢再吱声,都清楚孙策的脾性,得寸进尺的话,只会激怒他。

很快,帐外传来军棍拍打的闷响,陈武也算是硬骨头,竟是一声都不吭。

要说造假可不存在的,毕竟一般的行军法都是要在演武场上刻意的让其他将士看在眼里,没多久就看到陈武的后背血肉模糊,整个人都昏死了过去。

被抬走的时候,所有人的眼中都透着一股惊恐。

第二天,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舒城,都知道陈武因为丢了粮草再吃四十军棍,才十几棍就昏死了过去,如今说是重伤在身也不过分。

至于粮草,韩当亲自出马,领了三百人骑着战马就杀了出去,不过半天时间就把粮草给带了回来,这也算是间接的保下了陈武的小命。

“子烈,感觉怎么样?”看着趴在榻上的陈武,孙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那后背,刚刚愈合的伤口再次被打烂,触目惊心。

“主公,恕末将不能起身行礼了。”

脸色惨白的陈武苦笑,“没事的,末将屁粗肉厚,扛打,也就头几棍是下了真手,后面的行刑军士都留了手,问题不大。”

孙策叹了口气,坐在陈武身旁,苦涩道:“子烈,军中只有你的处境适合行此计,还望你能体谅公瑾的用心,此事不管成否,你的功劳,我都会记在心里的。”

“主公言重了,当初放跑了颜良文丑实实在在是末将的过失,如今还能以此为契机立功相赎,末将求之不得呢。”

这是真话。

陈武的军司马提拔的可不容易,那都是在江东,在交州,在长江之上,冲锋陷阵血水里摔跤赚回来的。

一次致命的过失就贬为了百夫长,再想雪耻本就不容易了。

恰是周瑜借着这个良机,再行苦肉计,一切都能合情合理。

毕竟,任何的计谋说到底不可能一拍脑子就硬来了,需要融合目前状况做出看起来并无明显错漏的行径。

历史上的周瑜打黄盖,建立的前提也是有两个。

第一是前期的战事不利;第二是黄盖身为三朝元老,威望上本就压过了周瑜,他不服周瑜是说得过去的。

眼前,要是随手找个人来行苦肉计,人家会觉得江东脑子抽了,主公还在这呢,一个个就跳起来了。

陈武就不同了,从别部司马贬为百夫长,还吃了四十军棍,现在又丢了粮草,贬为马夫。

正常的人想法都是会逃离。

事情的发展,也大致上跟周瑜猜想的差不多,消息传开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觉得孙策不杀陈武是留下了隐患,也有人觉得陈武这辈子算是废了。

当然,对于陈武的讨论会比较激烈不是他个人勇武有多出色,而是他本身就是庐江人,在庐江这一亩三分地里,他吃了这样的苦头,免不了会引起同乡情怀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尚算平静。

林墨的大军已经过了合肥,开始逼近舒城,预计在三天内就可以兵临城下。

陈武这后背一时半会肯定是好不了的,只为了达到目的,还是强忍着剧痛弓着腰下了床。

在一个夜里,他主动找到了暂居在驿站的乔公。

“乔公,可否念在末将同乡之谊,拉末将一把,未来必定感念此番大恩,终生铭记。”房内,弓着腰的陈武对着乔公行大礼,姿态别扭。

“将军何出此言啊。”

乔公连忙引领他坐下,“可老朽与吴侯交情不深,我如何能为你说的上话呢?”

“这么说乔公是愿意帮末将的?”陈武双眸殷切。

“你我同乡,能帮的上忙,自然会鼎力相助,只恐吴侯听不进我言。”

“非是吴侯,而是……兰陵侯。”

闻言,乔公一怔,浑浊的眸子闪过一抹光芒,强忍着内心的激动,不解道:“将军此话何意啊?”

陈武深吸了一口气后长叹道:“乔公乃庐江大贤,在您的面前,末将不敢隐瞒。孙策暴戾成性,罔顾将士死活,我陈武也算是为他们孙家血战几十场了,身上大大小小的伤才换来了别部司马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