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一次离别

“这是我在军中攒下来的,虽然不多,但是应该够他们三个吃饭的。”王珺有点尴尬的道:“我没想过,家里是这种情况。”

他的预想里,最好的结果,就是三个孩子在家,能有个房子住,能吃口热乎饭就行了。

都没想过他们能不挨冻,更没想过他们还能读书识字。

温润看到那可怜巴巴的三个金元宝,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哭笑不得,他将钱接了过来:“行,这就当是家用了。”

随后,他从书架子下面的抽屉里头,扯出来一个钱箱子:“你放心,家里还有点家底。”

他将家里的存款,跟王珺说了一下,听的王珺瞪大了眼睛:“这么多钱?”

“是,其实钱都是攒下来的,明年就该攒粮食了。”温润还是温和的样子,并没有因为钱多,而趾高气昂的意思:“再过两年,家里的家底更厚一些了,再让两个弟弟去考个童子试,只要有了功名,就好办了。”

“嗯。”温润的话,王珺明白是什么意思。

平头老百姓,跟有功名在身的人,到底是不同的。

“家中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温润认真的道:“我会看好这个家。”

“你在家好好的过日子,你要是想娶个媳妇儿,是不可能了,可你要是纳妾的话,生个孩子也能延续香火。”王珺也同样认真的跟温润道:“我在军中,要想退伍的话,那个时候,年纪恐怕都要五十岁了。”

说完还呵呵一笑:“那个时候,估计弟弟们连孙子都有了。”

“不能提前退伍吗?”温润对这里的军制知道的不是那么详细,他只知道一些皮毛,以及一些明面上的规矩,多少岁退伍,他还真不太清楚。

“提前退伍,除非是残疾了,不堪驱使了,否则的话,想要从军中退下来,只有五十岁以上,从军超过三十年,才会退伍返乡。”王珺听了这话,立刻苦笑了一声:“要是不幸阵亡了,家里恐怕还得补上一个名额,不过我是募过去的兵丁,跟上头说一声,或者弟弟们有个功名,这个名额,可能也就用不上了。”

只要到时候,送点礼物打点一二,还是可以免除的,就是不知道要送都少合适。

“那二伯娘他们还搞那么多事情?”温润是知道的,为了不被兵役连累,二伯那边可是连宗都分了!

“他们知道个毛啊?”王珺撇嘴:“当初匆匆忙忙的给我报名,为的是拿银子,后来又怕连累他们,急急忙忙的又分了族,分了宗,生怕连累了他们似的,不过分了也好,以后就没联系了,让他们离咱们家远点吧。”

对于二伯一家子,王珺现在的想法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各不相干最好。

一辈子都不打交道,那就更好了。

还没想过报复什么的,他现在只求家中人平平安安,就行了。

温润现在也是这个意思,他们都是普通的平民老百姓,他一个举人也就只能在县里头罩得住,出了县的范围,府城都不一定能罩得住。

所以还是老实的在家吧!

俩人聊了很久才分开去休息。

第二天是他们在这里待的最后一天了。

兄妹四个人,黏在一起,仿佛不想分开。

可温润却忙活了起来。

“给他们三位准备两套衣服,毛毡足衣也来十五双吧,那个暖和。”温润吩咐陈强家的:“还有内衣裤也来十二套,我记得老羊皮袄还有五件备用的?都拿出来!”

“是!”陈强家的忙不迭的点头,又提议:“家里还有那个狐狸皮的大毛衣服,狗皮靴子,都有备用的。”

其实是给家里的长工们做衣服的时候,温润说别可丁可卯的来,万一谁的衣服有了什么破损,浸湿什么的,总得多准备一些,反正今年不穿,明年也得穿。

且古代的衣服,其实除非是有特别要求,否则大小的空间是很容易调节的,都是用的衣带子嘛。

这三个人也不是什么大胖子。

相反,他们的体格也跟长工们没什么区别。

狗皮帽子是给长工们准备的,而狐狸皮的大毛衣服是给温润预备的,只不过这样的大毛衣服,尺度也很宽松,哪怕是王珺比温润高,比温润体格子膀一些,也能ьEǐЬEī穿。

“行,都给他们拿着。”温润立刻又道:“再准备一些家里的那个,风干肠,腊肉,猪肉脯!”

要不是这里买不到牛肉干,温润都想给他们带个三五斤的牛肉干了,那个比猪肉脯更抗饿一些。

恨不得将三个人,尤其是王珺,将家都搬过去。

“也不知道过年的时候,有没有时间回来看看?”翠花婶子一边大包小裹的收拾东西,一边嘟哝了好几句:“小姐都问了好几回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