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新春对联

二十几号人来老王家。

而且不是空着手来的,你家拎了一只老母鸡,我家就拿着一只老鸭子。

还有人家拎了这个时候,少见的十几个鸡蛋。

反正都是比较紧俏的礼物。

到了老王家,排队入内,负责让他们排队的人,是陈强家的,她一边收礼物,一边记账,一边跟大家聊天说话:“不要急,大家都有份儿,屋里头的出来,你们就能进去了,放心啊!”

有人问她:“陈强嫂子,这写字的纸儿,够用吗?”

“够够够,年前就买回来的,上好的朱砂红,玉版宣,放心啊,足够用啦!”陈强家的跟他们瞎忽悠,玉版宣可没朱砂红纸。

可谁管那个呢?这听起来就很高级的大红纸!

这些都是莲花坳的村民,都是来求温举人给写个对联,赏个福字。

温润端坐在书房里,陈旭给他燃香,磨墨。

两个弟弟给他剪裁纸张,大红色的纸张,家里很早就准备好了。

长工们放了假,门口是陈强家的在打点,翠花婶子哄着王玫小姑娘。

虽然放假了,但是长工们依然代表家里来求个对联和福字,也提了礼物来的,他们走的时候,温润给他们发了红包。

一个红包里头也就一吊钱,一千个铜板,价值一两银子呢。

这是额外给的,长工们来了不长时间,给这些红包,都乐坏了。

所以来求的时候,也拿了自家的好东西。

知道东家家里头不缺什么东西,但是缺少的是一些冬藏的玩意儿,例如糯米做的年糕,或者是自己家腌制的糯米糖藕。

甚至是自己家做的糖炒栗子。

这些东西,果然得到了陈强嫂子的欢心:“这个好,这个好!”

他们家是头一次过年,很多东西都没想的那么万全,这会儿也被人给补上了。

温润坐姿端正,提笔在红纸上写了对联出来,写了横批之后,又写了几个福字。

这是豆腐刘他们家要的,因为是做生意的嘛,故而还多写了一个。

“哥夫,这个是什么字?好像是四个字。”两个弟弟看的稀奇。

陈旭也好奇了:“我看很多店家都贴这个字,但是这是个什么字?”

“这是招财进宝的合体字,还是读招财进宝,只不过合在一起,叫合体字。”温润趁机教导他们:“合成字的读音大部分是按照原本构建合成字的词语或词组以快速连读的方式得到的读音。”

三个孩子懵懵懂懂的点头。

“这个字好,这个字好!”刘家老大乐得见牙不见眼。

他是跟刘三儿一起来的,刘三儿提了一只老母鸡,刘家老大拎了自家做的糯米年糕。

“刘大哥认识字儿?”温润挺惊讶的,这还能看出来他写的字的好赖?

“不认识。”刘家大哥摇头:“我就是觉得这个字的意思不错。”

温润一笑:“觉得好就行,这个就送给您家吧,刘家毕竟是开豆腐坊的,人世上三事苦,撑船打铁磨豆腐,都不容易,你家最累,希望明年比今年更好。”

“谢谢,谢谢!”刘家大哥被说的眼泪汪汪,激动地不得了,一个劲儿地鞠躬,最后跟刘三儿一起,捧着红纸离开的老王家。

回去的时候,还跟家里人说:“都说我们在家开豆腐坊,让弟弟去人家做长工,给人扛活儿,其实豆腐坊里也不轻松,还不如在老王家扛活呢!”

“可不是么!”刘三儿笑着道:“在东家那里,我都吃胖了。”

其实也就胖个五六斤,他们原来太瘦了,现在也就是勉强像个健康人的体魄而已。

吃的好了,穿得暖了,活儿还没那么多,当然就健壮了一些,胖还谈不上。

可是他这么说,大家就觉得他还真是胖了点儿,长肉了。

“而且举人老爷还知道,咱们家的活儿重,累,说的可好了。”刘家大哥抹了抹眼泪儿:“还说明年比今年更好。”

说的老刘家的人心里热乎乎的,尤其是刘家大嫂,她嘴码子最厉害,这会儿也不敢说什么,只心里暗暗发狠,一定要对老王家多多的上心。

温润就坐在书房里写了一上午的对联和福字,而且他知识储备量足啊,新春的对联,简直是信手拈来。

每一家都不一样。

有老人孩子的,横批就写“五世同堂”、“子孙满堂”这样的话。

有夫妻俩带着孩儿的,就写个寓意明天会更好的对联。

毕竟这个时候,讲究阶级,百姓家能用的对联,也就这些了。

像是在他那个时代,用过的什么“天地同春”、“国泰民安”这样的横批,只能是皇宫里用。

官员家可能会弄个什么“大展宏图”、“步步高升”这样的横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