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血蘑菇调兵(第3/14页)

左师傅晚上睡在饭馆里屋,天不亮就去集上买肉,他的门一响,周围邻居都听得见,或嘴里或心里,难免嘀咕一句“老左起来了”,以至于饭馆生意越来越好,老左真的“起来了”。爆腰花、炒肝尖、熘肉段、烧茄子卖出了名声,号称“龙江四绝”,饭馆的生意兴隆,四味居成了金字招牌,扩充为两层楼的大饭庄子。左师傅没忘老木匠的话,保留了原来的门户,自己进进出出仍走这道门。

饭馆这个行当,怎么干的都有,有的大馆子可以做几十道上百道菜,堂倌报菜名都费劲儿,四味居却只有这四道热炒,各是各味儿,搭配些冷拼凉菜,再来一大碗热热乎乎的酸辣汤,爽口开胃,大个儿的肉馅儿蒸饺当主食,解馋解饱还实惠,谁家也比不了,生意越做越红火。凡是进饭馆来的主顾,不论穷富贵贱,左师傅全都客客气气、笑脸相迎,周周围围的谁家有个急难之处,他该出力的出力,能舍钱的舍钱。

老鞑子他们爷儿仨每年下山猫冬,一定到四味居大吃一顿,太馋这口儿了。以往来这个饭馆得排队等座,今天格外冷清。正是吃晌午饭的时候,饭庄子大门敞着,进去一瞅,居然没做生意。柜上坐着一人,粗眉大眼,两撇小黑胡,相貌忠厚,正是左师傅,不过俩眼发直,气色低落。老鞑子吃了半辈子龙江四绝,深知左师傅为人板板正正,做事勤勤恳恳,一年到头风雨无阻,除非身体抱恙,落炕下不了地,或者当天集市上的肉不新鲜,没有上等的好腰子,那才不做生意,不知今天是何缘故。老鞑子到柜上一拱手,叫道:“左师傅!”左师傅见是老熟人,忙起身相迎,从柜台后头绕出来:“哎哟老哥哥,快请快请!总没见您了,您这是从哪儿回来的?”老鞑子说:“在辽西葫芦岛跑了大半年,不瞒您说,我们爷儿仨出门在外,天天惦记四味居的热炒,您今天咋没做生意呢?”左师傅先将老鞑子爷儿仨让到靠窗一张桌子前,招呼伙计端茶倒水,递上热毛巾擦把脸,这才叹了口气说道:“别提了,这一阵子饭庄子里不太平,整得我头昏脑涨,半夜睡不踏实,白天多站一会儿,两条腿就发软,啥活儿也干不成。您说这生意还咋做?”老鞑子会扎针,问明左师傅头疼之处,从怀里掏出个牛皮夹子,捏出一枚大针,吩咐白龙用“崩星子”点燃手取灯儿,将针在火上燎了三下,然后在左师傅头顶和后脖颈子上各扎一针。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左师傅晃晃脑袋,觉得舒服多了。血蘑菇和白龙暗挑大拇指,问老鞑子:“您戳的这是啥穴啊?”老鞑子随口说了仨字:“哈拉穴。”两人听得直发蒙,有这么个穴位吗?

老鞑子坐下喝了口茶,又问左师傅:“饭庄子怎么个不太平?”左师傅也知道老鞑子是萨满神官,就把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平时他都住在饭庄子楼上,最近这一个多月,夜里常听得楼底下叽里咕噜乱响,点着灯下楼去看,又什么都没有,他以为是饭庄子里闹耗子。干勤行的最怕闹耗子,一粒老鼠屎能坏一锅汤。左师傅不敢掉以轻心,上板之后不干别的,就是带着几个小伙计逮耗子。楼上楼下的窟窿、墙裂,均以洋灰封死,布上捕鼠夹子,下了耗子药。从乡下要来一条大黄狗,乡下的狗爱管闲事儿,拿耗子是家常便饭。折腾了这么十来天,没逮到一只耗子,倒是这条大黄狗,天一黑就趴屋角呼呼大睡,到晌午才起来。左师傅又托人从江北带回来一只八斤大花猫,头圆爪利,尾长过尺,身上虎纹斑斓,都说甭管多大个儿的耗子,见了八斤猫都得吓尿了,可是也不顶用,到得三更半夜,该怎么闹还怎么闹。左师傅整天恍恍惚惚、提心吊胆,一躺下睡觉就听见怪响,觉得有东西压在身上,哪还做得了生意?好在前几天,一个打南方来的斗鸡眼阴阳仙儿路过此地,跟左师傅说:“你这个饭庄子妖气冲天,一定有什么东西作怪,而且道行不浅,迟早出来吃人!”左师傅忠厚老实,从来没跟人耍过心眼儿,听他说得对路,当时就慌了,忙问如何是好。阴阳仙儿自称可以捉妖,不过遣将召神,须当舍得钱财。左师傅辛辛苦苦忙活大半辈子,开了这么一个饭庄子,照这样折腾下去哪还做得了生意?只得认头掏钱消灾。打从那天起,左师傅更没心思做买卖了,砸锅卖铁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把钱凑齐了,只等阴阳仙儿上门捉妖。

左师傅说完一把抓住老鞑子的手:“要知道您回来了,我还请那阴阳仙儿干啥?您快帮我想想法子、拿拿主意!”

老鞑子久在江湖上行走,对这些个门道一清二楚,所谓的鬼怪妖狐,一百个里面不见得有一个真的。四味居这么大一个饭庄子,开在人来人往闹市之中,整天做着买卖,灶上点着明火,怎么可能有妖怪呢?多半是有江湖人布局设套忽悠人,来讹左师傅的钱财。又听左师傅说那个阴阳仙儿是打南方来的,长了一双斗鸡眼,不由得心念一动,莫非是厌门子的首领鸡脚先生?久闻此人名号,做局极有耐心,十年八年不嫌久,称之为“养宝窑”,凡是让厌门子盯上的,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家破人亡。这伙人平日里行踪诡秘,各有营生,时聚时散。自古以左为尊,故左在上右在下,常人衣襟往往是左边压着右边,厌门子的人穿衣则是以右压左,腰带上环扣则相反,用于同伙之间相认。据说鸡脚先生近几年收了个会放蛊的女子,来自湘黔之地,是个六指,人称“六指蛊婆”。平时都是鸡脚先生带着手下勒索钱财,六指蛊婆躲在后头放蛊害人,手段十分了得,自此为祸更深。厌门子还供奉着一只口衔银元宝的花皮貂,这个邪物称为“厌门银子貂”。这伙人本来只在关内出没,听说到关外是为了找“魇仙旗”,可没少坑害无辜。还有大清国的时候,老鞑子当过刽子手,曾跟他师父奉刑部调令进京,在菜市口处决了厌门大盗龙飞天,所以知道个中内情。说不定当年那个木匠就是厌门子的人。左师傅的生意好,绝不是因为一扇门,四味居真材实料、手艺高明,没有这个门,照样能发财,怎能轻信那个木匠的鬼话?既然让老鞑子撞上了,绝无袖手旁观之理,他劝左师傅把心放肚子里:“不打紧,龙江县城才多大点儿地方,能有什么不得了的东西?等我给你瞅瞅。”随即吩咐血蘑菇和白龙:“你俩到处找找,看看有什么不该有的东西。”二人领命,楼上楼下里里外外找了一个遍,什么也没找出来。老鞑子对血蘑菇说:“平日里就你最鬼道,要让你在饭庄子里藏点儿啥,还不能让别人找着,你该往啥地方搁?”血蘑菇转了转眼珠子,一指大门口:“我搁到那块匾后头!”老鞑子“嗯”了一声,又问左师傅:“瞅没瞅过那块匾后头有啥?”左师傅使劲儿摇了摇头,赶紧叫小伙计去搬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