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貌似连续的登记卡号码(第4/7页)

山田就是要追查这一点。但是,服务员满不在乎地说道:

“那种时候,代理人可以将房间钥匙和证明书留在钥匙柜里。”

“不过若是那样的话,以后本人到达时,就搞不清是不是确是本人了。”证明书是一种住宿证明,外出的客人来领取寄放在总服务台的钥匙时就应该出示。否则只要说出房间号码,人人都可以领取钥匙,那么就会发生混乱。而且,即便没有恶意,客人也常常会记错自己的房间号码。

“不必那么死板。客人中常常有人丢失住宿证明书,或忘记房间号码的,那时只要出示名片或什么东西,证明是本人,就补发住宿证明书,钥匙也给他。”

“将房间号码忘记呢?”

“住宿客人的名字和房间号码都同时登记在住宿客人的名册上,所以查到名字就将房间号码告诉他。”

“那么,外出回来的客人问自己的房间号码领取钥匙进房间后,马上结账离开旅馆,这就很引人注目吧?”

山田的语气亢奋起来。倘若有“代理人”,就没有时间与上午8点10分乘坐日本航空公司725航班的桥本见面。桥本于同一天22点20分乘坐日本航空公司330航班回羽田赶到新东京旅馆时,既没有住宿证明书,也不知道自己的房间号码。

桥本为了进自己的房间,要与总服务台接触!这对以前尽以为是从备用楼梯等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潜入自己房间的警方来说,是一个新的发现。但是,星野却非常冷淡。

“未必如此。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样,我们这里说是总服务台,但也有五百套客房,所以分成负责受理订房的接待组、负责留言和查询的问讯组、邮件组、会计出纳组等。寄放钥匙和查询房间号码都由问讯组专门负责。因此,各个组只能顾及到自己眼前的客人。而且柜台又那么长,客人在那一头问讯组领取钥匙后即便马上跑到这一头出纳组结账离开旅馆,这种动作的连续性没有人看见,所以不太显眼啊。”

服务员有些显耀似地指着总服务台的柜台。那总服务台的柜台虽然比不上皇家宾馆和护城河旅馆,但也相当长,并且很美观。对着钥匙柜左边的尽头是问讯组,依次是邮件组和接待组,右端是出纳和外币兑换处。长度大约有二十米左右。

因此,各组都竭尽全力地接待着自己眼前的客人,难以捕捉客人的连续动作。但是,桥本接触接待组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旅馆的分工很细,被切成了片断,他的动向也应该留在接待组。

这需要在以后进行证实。

“桥本订房以后,假如他外出了,钥匙就应该留在钥匙柜里。你没有注意到吗?”

只要住宿登记卡上的谜没有解开,全都是假设。倘若在假设的基础上再设假设,就是,倘若有代理人→桥本和代理人没有时间接触→那么代理人将钥匙寄放在总服务台→于是桥本领取房间钥匙的机会就只有在总服务台→那么桥本的房间钥匙和住宿证明书,在代理人办完订房手续(目前还不知道是用何种方法)后,到桥本从羽田赶来的大约十一个半小时的空白时间(准确地说应扣除代理人往房间搬运行李的时间)里,是被保管在总服务员的钥匙柜里。

桥本肯定从一开始就不在房间里,这事没有必要向服务员解说。

“那也是问讯组的工作,但白天不核查钥匙。客房有五百套,哪个房间外出,即钥匙在钥匙柜里,哪个房间的钥匙不在,的确不可能每一个都记得很清楚。”

星野断言道,这对桥本更加有利。只要没有人提醒,总服务就不会对钥匙柜一一注意。客房倘若事先挂上,“禁止入内”的牌子,无论服务员还是来访客人都绝对不能进房。因此,就无法分辨住客在房间里还是外出了。

且慢!——山田克制着自己的兴奋。刚才的一系列假设中,有一个是代理人将钥匙寄放在总服务台。倘若真是如此,就说明代理人也接触过问讯组。

山田询问这一点。

“将钥匙交给住客时,都是亲手递给对方的,但住客在外出存放钥匙时,将钥匙投进钥匙柜里。”

对山田的提问,服务员指着总服务台上敞开着的、像信箱般细长的孔答道。两名刑警将目光朝向那边时,正好有个住客模样的人像投信似地将钥匙投进那个孔里。孔的下方放着一个小篮,篮里的钥匙装满时,问讯组的服务员便分别将它们放回钥匙箱里。

与职员一把一把地受取不同,这能省去很多工夫。虽然是中等规模,但这里同样是拥有五百套客房的“服务批量生产工厂”。

因此得知,代理人不接触问讯组就能为桥本留下钥匙。只要验明住宿证明书是本人的就能得到钥匙,所以代理人也许会撕碎了扔掉。对!在扔掉之前用它在食堂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