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物遂生(第2/16页)

石中立狐疑道:“我说你们几个不好好读书、准备科考,管崔良中这档子闲事干嘛?”文彦博忙解释道:“学生们之前关注此案,是因为事涉曹家,曹教授是我等座师,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石中立道:“那么现在崔良中已经亲口说了跟曹丰无关,你们可以不必多操心了。要老夫说,实在因为这崔良中坏事做得太多,是老天爷让他中了这个什么奇毒。”

包拯道:“不对。”他一直默不吭声,忽而来这么一句,大家均觉得奇怪。

石中立道:“什么不对?”包拯道:“老天爷可能会打雷劈人,但绝对不会令人中毒。”

众人闻言一齐笑了起来。包令仪知道石中立性情古怪,生怕他难堪,忙道:“拯儿,你先进去见你娘,她有话要对你说。”

包拯应了一声,行礼告退,来到内堂拜见母亲,问道:“寇夫人呢?”包母张灵道:“寇夫人在海上、水上漂泊了两个多月,又是弱质女流,一路劳顿,我让小游送她早去歇息了。拯儿,来,坐下,为娘有话对你说。”包拯道:“是。”紧挨着母亲往卧榻上坐了,心中有所预感,莫名紧张起来。

包母道:“你是个好孩子,为娘知道你对婉儿用情很深,但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终究还是要往前看的。”她叹了口气,颇为早逝的亲侄女兼媳妇张婉惋惜,又道:“你父亲同我商议过了,决定为你再定一门亲事。董浩董公的女儿董平知书识礼,温婉贤达,刚好比你小两岁,堪称良配。董公也早早相中了你,有意将爱女嫁给你,你可愿意?”

包拯胸口“突突”直跳。他心中其实很明白,这一次,他不可能再逃避婚事。他也听过董平的芳名,知道对方是个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总有那么一点儿不情愿的感觉。但他无法当面拒绝母亲,只低头不语。

包母其实知道儿子的真实心意,却佯作不察,笑道:“你既不吭声,那么为娘就当你默认了。再过几日,就让你父亲派人请媒人来,选个日子替你们双方互换草帖,再定下帖子。你若实在不放心,可以亲自去过眼。实在不满意的话,就送些礼物与董平小娘子压惊,也就算了。”

草帖就是写下议亲双方男女的生辰八字,看是否吉利、是否相克,彼此满意后,再写一个更细的帖,叫“定帖”,上面写着各自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名讳、职业,议亲的是第几位子女、父母在不在堂、家有多少财资、主婚的是哪位尊长等。定帖后是相媳妇,通常是选一个环境幽雅之地如酒楼、园林等,请女方过来,由男方亲人或媒人来相看女方,也有男子亲自来看的,唤作“过眼”。如果新人中意,男方即以金钗插于冠鬓中,叫“插钗”;倘若不如意,即送二匹彩缎,美其名曰“压惊”。

包拯只是默不作声。包母便道:“你既没有意见,就先去吧,将预备定亲的好消息告诉你的同伴去。”

包拯行了个礼,退了出来,却不愿意再去前堂。他心中有些茫然,不知不觉间,便徘徊到张小游的房前。

忽听见背后张小游的声音道:“你是在找我么?”包拯吓了一跳,道:“嗯,这个……”

张小游笑道:“是不是祖姑姑突然给你定了亲事,吓坏了你?”包拯“啊”了一声,道:“你……你都知道了?”

张小游道:“我早知道了啊。昨晚姑姑托梦给我,说祖姑父已经为你定了下一桩好婚事,她很替你高兴。当然了,你如果娶位新夫人,我也很开心。当年姑姑托梦给我,要我发誓一生一世好好照顾你,我答应了她。你如果娶位新夫人,我的担子就卸下了,总算有人来替我照顾你。怎么,你不高兴么?”

包拯愈发意兴阑珊起来,沉默了一会儿后,用一种他自己也不能理解的懒洋洋的腔调答道:“嗯,还好啦。你先去安顿祖姑姑吧。”转身往前院而来。

却见石中立正扯着沈周站在甬道上喋喋私语,亦是在谈婚论嫁。

石中立道:“你这小子我最赏识,别人都是拆字述平生之志,唯独你一张口称‘春日三人行’,淡泊名利,很合老夫的心思。所以老夫劝说许仲容许公将爱女许愿许配给你,如何?”沈周红着脸道:“石翰林和许公青眼有加,晚生实在三生有幸。只是婚姻大事非同小可,自当由父母做主。”

石中立道:“哎,我又不是不认得你父亲沈英。只要你点个头,过几天我回去东京,就将定亲的事告诉沈公,他早盼着抱孙子了,决计不会反对的。”沈周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只得嗫嚅道:“全凭石学士做主。”

石中立道:“那好,这事就这么定了。”乐滋滋地进来厅堂,朝许仲容点点头,示意沈周已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