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骑士与幽灵(第3/16页)

千行只是一笑,没有说话,还是在继续干着手头的活儿。

安力为说:“至于犯罪动机,现在可以罗列的观点可能有三。第一是夺权,也就是夺取荣氏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或者赢得最大部分的遗产。荣俊赫和郑浩都持这个观点,荣俊旭算是半票,因为他虽然不太肯定,但认为案件与遗嘱有关。第二点是复仇。郑浩猜测凶杀案或许与复仇有关,不过这只是他从凶手使用的残酷手段,以及通过童谣来进行恐怖宣传而来的直觉,并没有更有力的线索。林念祖倒是提出了一些线索,即多年前叶启德可能是被谋杀的,他认为可能有人会替叶启德复仇,但这些线索仍有待证实。第三,恩怨。这里又包括两条思路。一是荣熙真提出,华鼎坤可能出手了结十年前的恩怨,这属于江湖恩怨;二是荣俊旭提出了荣应泰早年时曾有一段恋情,关于这一点,刘律师也提供了支持这种说法的线索。那么,凶手有可能是因为感情恩怨而杀人。有补充的吗?”

刘晓伟和王亮摇头。

安力为说:“好,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哪种可能性更大。王亮,你先说。”

王亮说:“我觉得第一种观点,也就是针对遗嘱下手的可能性最大。荣应泰的死,是整个案子的转折点。既然他死了,那么前面那两桩案子的疑点,包括装神弄鬼的那些事,可能都是凶手为了成功杀死荣应泰所铺垫的假象。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复仇说和恩怨说似乎都变得不堪一击。毕竟,这些利益,或者说权力,足以改变在此局中的任何一个人的一生。”

刘晓伟说:“我支持王亮的观点。但我认为有一点值得我们去注意。不错,人都是逐利的动物,这点我完全赞同;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逐利的话,凶手有必要做出一系列那么出格的怪事来吗?用最小的成本,最不引人注意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不正是逐利之人的共同特点吗?凶手显然没有那么低调行事,相反却选择了为自己的恐怖行径大做广告。为什么呢?要知道,在这些奇怪的事件当中,没有一件是可以轻松容易地完成的。为什么凶手要大费周章干出这些事来呢?”

千行发出一个幽幽的声音:“他有必须那么做的理由。”

安力为说:“没错。现在,可以初步认为动机的最大可能是遗嘱。我看,接下来对动机的调查,不妨也以这个为基调。但这不等于我们就此放弃了复仇和恩怨两条思路,而是同时进行,有主有次。或许,案情比我们现在能想象的更复杂。”

倪大龙说:“对了老安,你之前调查的那个李妍,已经被完全排除在外了吗?”

安力为说:“虽然不能说完全排除,但基本可以说去除了重大嫌疑。你想,荣家的遗产、继承权都和李妍没有丝毫关系。”

倪大龙说:“真的……没有关系吗?”

安力为说:“不会。荣应泰这个人,我很了解他。他不至于糊涂到这种程度。在你去韩国的那几天里,荣家大小姐熙真已经跟李妍明说了,不许她踏入荣家半步。”

倪大龙说:“真的?这女人真够厉害的。不过……李妍真会接受净身出局这样的结果吗?我看没有那么简单吧?”

安力为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荣应泰事先已经做好了安排,换句话说,他给足了钱了。只是这些都还需要我们通过进一步调查来证实。”

倪大龙说:“咦?有这样的事?他……难道知道自己会死?”

听到这里,千行抬头看了一眼倪大龙。

但他仍然没对此发表意见。

安力为说:“我认为是这样。荣应泰感觉到自己会被害,毕竟那个恐怖童谣是出现在他最熟悉的玲珑屋里。”

刘晓伟说:“还有每每在现场发现的数字π,以及来去自由的幽灵。像荣应泰那样的老江湖,在如此情况下,是一定会事先安排好后事,再来进行反击的。只是凶手棋高一招,先下手为强了。”

倪大龙说:“嗯,毕竟荣应泰在明,凶手在暗,无从反击啊!”

安力为说:“让我们再看一遍这张表。在这些证词当中,还存在诸多疑点。明显有人说得不靠谱。大家有感觉吧?”

王亮说:“比如说荣熙真。她指出华鼎坤有重大嫌疑。”

安力为说:“据老夏的调查,华鼎坤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杀人不是商战的思维模式,华鼎坤要整荣应泰的话,不会是这么个整法,没有其必要的理由。荣熙真现在怀疑凶手是华鼎坤,从立场上看虽不算完全说不过去,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态度,不太对。究竟有什么不对,我现在还说不出来。至于林念祖,他提出的二十多年前的叶启德死亡之谜,也很可疑。”

倪大龙说:“突然翻出二十多年前的陈年老账来,其目的可能是对警方进行刻意的误导。如果真的要对此进行核实的话,我们必然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这是调虎离山之计,我们不能轻易上了他的套。但我们又肯定不能完全置之不理。他很聪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