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冢 むかし塚(第4/6页)

可是,几乎没人记得良子。即使有印象,也未必记得名字。我查过一年级的名簿,出现良子的名字。比对毕业纪念册,大致能认出谁是谁,却没有符合的女同学。读一个学期就转学,也是无可奈何,而且级任导师早已逝世。

这么一来,哪些是事实,变得暧昧不清。

或许我只是把记得的片段依序排列,用想象填补,联系起来。我可能弄错许多事。

冷静想想,时隔许久,转学的良子又站在公寓前,颇为奇怪。然而,那并非物理上不可能的现象。我看到的良子,不是浮在半空或透明,也没消失不见或变形。

良子仅仅伫立原地。

假如良子已死,就是鬼魂。但我没听闻同学去世的消息,也没把她当成鬼魂。

尽管年幼,我完全不认为看到不存在世上的景象。倘若视良子为鬼怪,懦弱胆小的我会更害怕,甚至又哭又叫,陷入恐慌。

那样一来,不可能忘掉。

最重要的是,那并不是值得忌讳的回忆。

当时的情绪更沉静、更揪心、更虚渺。

难不成是随着时间流逝,情感风化?

不,我不这么认为。

原本就是淡薄的记忆。

不仅淡薄,而且早已远去。

变得非常遥远。

良子是不是真的存在,我没办法确定,亦无从确认。难以证明她曾经存在。

她不在名簿上,又没人记得她。一切暧昧模糊。

班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个女同学。

一起留下吃营养午餐的可能是另一个女同学,借我漫画的也是别人。连站在瓦砾前、从草丛探出头的,都可能是其他女孩。

或许我只是把个别不同、毫无关联的事物在脑中进行联结。毫无关联的种种记忆重叠浮现,宛如莫列波纹(1),偶然形成那个相貌寒酸的女孩。

即使不是这样,也可能是我搞错时间顺序。真的有良子这个女孩,曾借漫画给我,然后出现在公寓前,但全发生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她便消失,公寓更早拆除。相反地,良子搞不好后来才转学,住在那栋公寓是我的误会。

比起上述解释,更可能全是我幻想的产物。体验着未曾真正体验的遭遇,其实是任意捏造的故事。

或许我的过去,从头到尾都是一场妄想。

连“我”是否真实存在都不清楚。毕竟追根究底,我也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

所以,良子不是幽灵。如果良子并非真实存在,她不可能是幽灵。如果幽灵是死者的灵魂,世上不可能出现不存在的人的幽灵。

不……

不尽然如此,我隐约想着。

因为过去根本不存在,唯有现在是真实的。

过去只是被认识为变化。如果有过去,也只是记忆与记录。

记录仅仅是断裂的部分。要将世界总体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来是不可能的事。信息永远是片段,人类只是任意拼凑,任意解释。

记忆是不可靠的。不管记忆再鲜明,仍不一定是真实。有些地方印象深刻,有些地方印象淡薄,且随着时间改变,甚至会扭曲或翻转。人类只能将不定形的模糊事物,任意塑形与解释。

不存在确切的过去。

连我以为属于过去的事物,都无法完全担保。一切可能是我的妄想,真假没有太大意义。

过去不存在,所以没有真假可言。于是,不论是事实,或是联系回忆片段塑造出的虚假过去,两者并无不同。

谎言与真实没有差别。

不存在的人,从一开始就无异于幽灵,不是吗?

或者说,所谓的幽灵,是不是就是那类事物?我这么认为。

因而,是幽灵无所谓。

不是幽灵也无所谓。

只是……

我的手边,有一本肮脏的漫画。

唯有这本漫画属于现实。假使这个现实本身就是妄想,便另当别论,但漫画确实在我身旁。我不记得曾买下,也不记得是父母买给我的。

可是,我确实有读过的记忆。

这是一本沾染污渍的肮脏旧书。

放在纸箱里。约莫是搬家时放进去的,没拆箱直接收起来。找东西时,我顺便打开没整理过的箱子,发现这本漫画。

倘若记忆正确,我已借阅超过二十年。

我重读一遍。内容忘得差不多,仅仅隐约记得一些情节。如今,作者成为漫画界大佬,创作不少当红作品,但不怎么符合我的喜好,所以没看过太多。然而,我却记得知名度甚低的初期作品。二十年前,我果然读过。

黝黑歪斜的公寓,灰暗的毛衣,还有她的咧嘴一笑。

我不是记得一清二楚吗?

我并未遗忘,只是收在某个地方,虽然不晓得是不是真的。

不,一定是假的。

是谎言吗?弄错了吗?是错觉吗?是误会吗?是事实吗?

是幽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