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4页)

正如我所料,最丰富的信息来源于约瑟夫·韦德教授。维基百科上有一个关于他的内容详细的页面,而且在那些多年来于普林斯顿执教的领军人物中,他的简介被放在一个醒目的位置。我发现在“谷歌学术”上,对他的书和论文的引用多达两万多条。其中有些书仍在销售中,可以从网上书店里购买。

从我读到的那些材料里,我得到了以下信息:约瑟夫·韦德1931年生于柏林的一个中产阶级德国犹太家庭。在一些采访中,他曾透露,他的父亲,一名医生,在1934年春天当着他怀孕母亲的面被纳粹党冲锋队暴打,不久后便死去。

一年后,在他妹妹出生之后,三个人就搬到美国,他们在那里有亲戚。起初他们住在波士顿,后来住在纽约。他母亲再婚,嫁给了一个比她大14岁、名叫哈里·舍恩伯格的建筑师。他收养了她的孩子,但他们仍保留了生父的姓,以示对他的怀念与尊重。

不幸的是,约瑟夫和他的妹妹英琦仅仅10年之后就成了孤儿,那是在“二战”之后,哈里和米里亚姆·舍恩伯格夫妇在去古巴旅行的路上去世。哈里一直是个航海爱好者,他们坐的游艇在暴风雨中失踪,同时失踪的还有一对纽约来的夫妇。他们的尸体下落不明。

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之后,两个孤儿住到了北部叔叔家里,从此过上了全然不同的生活。约瑟夫十分勤奋,先是去了康奈尔,然后上了剑桥和索邦大学。英琦成了一名模特,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颇有名气,之后嫁给了一位意大利商人,在罗马永久定居。

在约瑟夫·韦德的职业生涯中,他出版了11本书,其中有一本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那本书是《纪念未来:关于通向自我的旅程的十篇论文》,1984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

我还找到了关于那桩谋杀案的一大堆报道。

书稿里提到的那个在韦德家做帮工的嫌疑犯——德雷克·西蒙斯发现了被害人韦德的尸体。1987年12月22日早上6:44,他从教授家里打电话报了警,和接线员说他发现韦德躺在客厅里的一片血泊中。医护人员赶到了现场,却无能为力,助理法医很快就正式宣布了教授的死亡。

验尸官通过验尸发现,韦德的死亡时间是凌晨2点左右。他们得出结论:死亡原因是钝器击打引发的内外出血,凶器可能是半夜闯入的凶手所持的棒球棒。据法医推测,第一击是在被害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时发生的,凶手从前门进入,悄悄溜到他身后。当时教授的身体情况还好,试图从沙发上起身,从临湖的窗子逃走,同时伸手抵挡对方的殴打,致使他的两只手臂骨折。接着他返回房屋中间进行自我防卫,在和袭击者打斗的过程中,电视摔到了地板上。就是在那一刻,他的左太阳穴遭受了致命的一击(调查人员总结说,从这一点来看,凶手很有可能是右撇子)。两小时后,韦德死于最后那一击造成的心脏停搏和严重脑损伤。

德雷克声称,他第二天早上到教授家的时候,前门是锁着的,窗子也是锁着的,毫无闯入的迹象。鉴于这种情况,人们认定凶手有这座房子的钥匙,并用它进入了房间,趁韦德没有防备,行凶之后锁上了他身后的门。离开前,凶手仔细翻找过客厅。然而,他这么做的动机不会是抢劫:教授的左手腕戴着一只劳力士手表,右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价值连城的宝石戒指。在一个没上锁的抽屉里,警方发现了100美元现金。房子中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被偷走。

在客厅里,侦探发现了两个最近用过的玻璃杯,暗示被害人当晚曾和另一个人一起喝过酒。法医发现,教授在被害前,摄入了大量的酒精,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是0.11,但在他的体内并没有发现毒品或药物的痕迹。约瑟夫·韦德并不曾和任何女人有过为人知晓的恋情,也没有伴侣或情人,他甚至不曾和谁约过会,他的朋友或同事对他最近和谁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印象。因此,警方排除了情杀的可能。

***

根据报纸上的报道,我重新粗略地还原了案发后那段时间发生的事。

没有任何一家报纸提到过劳拉·贝恩斯的名字,一次也没有,尽管理查德·弗林的名字出现了几次。根据我片面的了解,在德雷克·西蒙斯由于有“强有力的不在场证明”、在调查中被排除之后,弗林一度被当作嫌疑犯。韦德并没有参与某种秘密的心理学实验,然而报纸却不停强调,韦德对新泽西和纽约的警方而言是个颇有名气的人物,因为他给有重罪指控的人做过心理健康评估,是个专家证人。

正是由于他在刑事案件中以专家证人的身份出现,警方从最开始就将这一点视为潜在的线索。他们审查了韦德做过证的案子,尤其是那些结果对被告人不利的案件,但这条路很快被证实走不通。在那段时间内,韦德做证过的被判有罪的人,都没被释放。除了一个名叫杰拉德·彭高的人,他在凶杀案发生前的三个月,从海湾国家监狱被释放。但几乎刚一释放,彭高就犯了心脏病,在教授被杀前的一个星期才出院。因此医生认为,他不太可能有体力进行一次袭击——这个嫌疑人被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