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2/6页)

“我想是毫无关系的。”梅宫重复道。

“明白了。那接下来我们就切入正题吧。梅宫老师设想过这样的状况吗?就是飞机坠落在核电站的这种情况。”

没等主持人说完,梅宫就轻轻摇头。“没有想过。毕竟国家有规定,不允许飞机在核设施的附近飞行。”

“真的是这样啊。现在我们手头就有一份当初将新阳选建在这儿的时候向国家提交的建设许可申请书的复印件,”说着,新闻主持人竖起放在桌上的一块图板,“这就是被写进‘对于飞行物等的设计上的考虑’条目的一些内容。为了解释其设计的合理性,其内容是这么写的。本核电站附近没有机场,发电站上空也没有定期航线,而且发电站上空属于保护空域,所以飞机落到本发电站的可能性极小。站区周边也不存在可能引发爆炸等事故的设施。至于发电站内的设施,比如大型旋转机械,为了充分降低因损伤而产生损害设备安全的飞散物的可能性,在配置、机械设计、制造的时候都进行了充分考虑——内容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总之,建设发电站一方也没有考虑飞机坠落的情况,也就是说,因为上面什么都不会飞,所以什么都不会落下来,似乎是这样的设想吧?”

“这一点不光新阳,全国所有的核设施都是这样。”“好像是这样的。可现实是发生了这次这样的犯罪。申请书里说飞机不会飞来、附近也没有引发爆炸等事故的东西,现在看来这两个条件都被打破了。那么我想问一下,万一那直升机真的发生坠落,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说着主持人转向梅宫副教授,“在了解核电的人中,也有人说情况可能会发展到失控。我想先就这一点请教您一下,这里的失控具体指什么状况?”

看来是要从这方面推进对话啊,他盯着电视画面,有点急躁起来。

“呃,先从最基本的说起,如果用中子撞击铀或者钚等物质,就会发生核裂变。而裂变的时候又会产生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再撞向铀或者钚,再次产生核裂变。核反应堆中进行的就是这种连锁反应。而一旦这种连锁反应无限变大,达到无法控制的状态,就叫失控。”

“这种状态危险吧?”

“当然。”

“我还听说,同之前的核电站相比,高速增殖反应堆更容易发生失控事故,这是真的吗?”

“是的,是真的。”梅宫副教授断言,“此前的核电叫轻水反应堆,核燃料周围是水。目的就是用这些水来适度降低核裂变时产生的中子的速度,使之产生高效率的连锁反应。水流量过多或过少都会降低效率。并且,燃料的摆放方式也有最适宜条件,燃料的空隙过宽或过窄都不行。现在国内的轻水反应堆全都是在这种最适宜条件下运转的。这原本是出于经济性的考虑,而事实上也变成了一种安全装置。由于反应堆一直是在最佳条件下以最大效率运转,所以,一旦出现事故导致条件发生轻微变化,效率首先就会变低。”

“啊,是这样啊。”主持人发出钦佩的声音,“那就是说,一般的核电不可能发生失控的情况喽?”

“不,也不能说完全不可能。在非常罕见的状况下,正常运转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核裂变突然加速的情况,只不过这种情况的确极罕见。在轻水反应堆当中,制冷剂丧失事故反倒已被当成惨痛事故的典型。这是某种原因导致制冷剂,即水供给,无法发挥作用而产生堆心融化,即所谓的空烧事故。三里岛的事故就是这种类型。”

“原来如此。那,为什么高速增殖反应堆会更容易失控呢?”

“说到高速增殖反应堆,其实它的冷却材料和燃料之间的关系等并不像轻水反应堆那样是以核裂变反应的效率为最优先的。它使用中子时并不进行减速,如果想让核分裂的效率更高,自然就会像轻水堆那样使中子大幅减速。那么,它到底以什么优先呢?当然是增殖了。众所周知,在新阳里面,除了发电,还有将铀238转化成钚239的工作,必须把这个放在优先位置才行。否则就弄不明白科学技术厅究竟为什么要过这座危桥。”

或许是紧张情绪稍微缓解了吧,梅宫略带讽刺地说道:“那么,如果以这些工作为优先,方针就会如何改变呢?那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增加穿梭在燃料之间的中子的数量,因为中子数量越多,产生的钚就会越多。为此,中子的速度越高越好。速度越高,撞击钚的时候新产生的中子数量就越多。因此高速增殖反应堆是用液态钠做冷却剂的。”

“呵呵,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虽然是否真的理解了很值得怀疑,但新闻主持人俨然一副已理解的表情使劲点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