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汉中的十一天 第六章 调研与信仰(第4/5页)

士兵一下子被荀诩的态度震住了,他拿不准来者到底是什么身份,嚣张的态度有所收敛,但还是拒绝开门。

“我不需要进去,你去通报黄袭,就说靖安司从事荀诩求见。”荀诩沉着脸说道。士兵听到这个官衔,吓得脸都白了,赶紧哈了哈腰,钻回门里去。

过了两柱香的功夫,作坊区的大门打开,两队手持长矛与宽刀的士兵鱼贯而出,分列两旁,接着一名穿着甲胄留着短髭鼠须的将军骑着马从中间走出来,荀诩认出他就是黄袭。

两个人只是简单地向对方点了点头,都没有下马,这暗示着双方的立场都十分强硬。最先开腔的是黄袭,荀诩能感觉他语气里那种左迁者特有的阴阳怪气。

“真是有劳荀从事了,来到我们这个乡下地方。”

“无妨,听说我们的人和贵方发生了一点矛盾,我是特意来说明的。”

交换过一段寒暄后,直接切入到实质性问题。荀诩直截了当地问道:“我的下属昨天到达这里以后被您扣留,请问是什么原因?”

“哦,他们企图非法进入工作区。”黄袭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双手一摊,“您知道,这里是保密等级很高的地区,我们不能随便让人进来。”

“可如果我没弄错,他们应该携带有魏延将军的准许文件。”

黄袭似乎早料到荀诩会这样问,他从怀里掏出那份文件递给荀诩,然后皮笑肉不笑地说:“您指的是这份吧,我确实是完全按照规章来办理的。”

“您打伤两名靖安司的工作人员并把他们扣留了十二个时辰,然后您称之为按规章来办理?”

“全看您怎么理解了。”黄袭耸耸肩。荀诩打开准许文书,指出“特准入军技、军器诸坊”的字样给黄袭看。黄袭“哦”了一声,指出另外一行字说道:“我想荀从事一定是对这份文件有了误解。”

荀诩循着他的指头望去,原来那句话前面还有几个字写的是“于日常状态期间”。

“这又怎么了?难道现在不是日常状态吗?”

黄袭大为得意,他早就在等着荀诩说这句话:“如果您在两天之前来,那么这份文件是有效的。可惜昨天早上起我们接到丞相府的训令,宣布蜀军进入全动员状态。相信您也听说了,我军即将要展开新的战略进攻,所以……”

“但是军技司我们却被放行了。”

“性质不同,军技司只是负责武器研发,而我们军器诸坊却是必须紧随野战部队步调。”

“借口。”

荀诩心想,口头上却一时挑不出什么毛病。军队和靖安司的隔阂由来已久,彼此都在给对方吃瘪,现在这个状况只不过是争端的延续罢了。

“我们必须要检查工匠的户籍记录,我们怀疑有魏国的间谍近期内会对作坊刺探情报。”

“这点不劳贵司操心,我们的保安措施是没有瑕疵的,您只要管好您自己的下属就够了。”

面对这一句嘲讽,荀诩真有点遏止不住自己的怒气。他勉强压住,一字一顿地盯着黄袭道:“你可知道,你现在的行为是在任由敌人窃取我军的机密情报。”

“您也需要弄明白,您现在是在拖延军器坊生产计划,也就是在拖延整个军事计划。”黄袭不甘示弱。两个人身后的随从们都怒目以对,有性急的士兵已经“唰”地将刀拔出。荀诩的随从人数少,也没有携带武器,尽管仍旧挺胸而立,但气势上却差了几分。

双方僵持了许久,山谷气氛异常紧张,但总算没有酿成肢体冲突。

荀诩克制住了揍黄袭一拳的冲动,他知道自己肯定打不过。黄袭自己也清楚,如果两边真的动起手来,就算侥幸胜了,也会有军法摆在那里等着处置——殴打两名情报人员和殴打靖安司的从事可不是一个概念。于是双方默契地各退了一步,荀诩要求黄袭释放那两名被关押的部下,对此黄袭没有拒绝,不过在松绑的时候多加了一句:“我们军方保留控告他们擅自进入保密区域的权力。”荀诩装作没听见。

两手空空的荀诩回到“道观”,看到姚柚、冯膺、阴辑、马信、狐忠几个人都在议事厅等候。大家的面色都不太好看,其中尤以冯膺的脸色最为阴沉。在这群司闻曹高级官员的身边,是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年人,这个人的脸形是一个典型的倒置锐角三角形,下巴尖削,眼窝深陷,眼睛仿佛受到高耸颧骨与宽阔额头的上下积压,变成了两条向两侧倾斜的缝隙,勾勒出令人感觉十分压抑的线条。

但是这个人却不能小觑。荀诩赶紧整整衣襟与辐巾,走过去深施一礼,恭敬地说道:“杨参军。”他正是司闻曹最高负责人丞相府参军杨仪。

“孝和呐,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杨仪和颜悦色地问。荀诩看看冯膺怨恨的眼色,觉得自己没什么选择,于是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看来杨仪是在城里听到什么风声,于是立刻赶来查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