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胡门血案(第2/10页)

“陆小姐他们呢?”

“他们已经回去了,我自己有车,所以不用和他们同路。想到夜深风寒,不放心胡先生一个人在这里,便回来看看。”

我心中冷笑,一个小女子大半夜孤身跑回坟地,就是为了看我还在不在?这样的借口也好意思说出来。

“齐小姐,开门见山吧,你故意避开了苏老和陆小姐折返回来找我,肯定有什么目的吧?”

她用那种娃娃音嗔怪道:“不要这样说嘛,我只是想跟胡先生单独聊聊而已。”

“好吧,那我就听听,齐小姐想和我单独聊什么。”

因为漆黑一片,我们几乎看不清对方的表情,只能从语气中判断对方的情绪和意图。我能感觉到她忽地收敛起了那情绪,严肃地说:“胡先生,我回来就是想提醒你,你不能相信苏家的人!”

我心里一惊,却压抑住了语调问道:“你是指苏星海老先生?”

但没想到她的回答居然是:“不,我说的是所有姓苏的,全都不能信。”

这句话比那张纸条来得更直接,而且不光是指苏星海,连苏正也是,甚至连师从苏星海的陆素心说不定都包括在内。我立刻问道:“为什么?难道苏家做过什么事?”

齐小姐嘴角一翘道:“琉璃佛灯乃是胡家不世出的珍宝,据我爷爷说,除了‘金陵三杰’外,没有外人知道佛灯的存在。你可以想象一下,为什么当年你爷爷把佛灯交给了我们齐家,而不是苏家呢?”

“也许是因为你爷爷当年在军中任职,更有利于在乱世中保护佛灯呢?”

她哑然失笑:“那个时候国民党军队连战连败,自顾都不暇,反倒是一直在打理古董生意的苏家过得太平安稳。而且你看看这些年风生水起的苏家,想必当年的战争他们没有站错队吧。换了你,你会把佛灯托付给谁?”

“你的意思就是,苏家觊觎佛灯,因此暗中加害于胡家,而胡青山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大限之前把佛灯交给了齐家,是吗?”

她似笑非笑地说:“这可不是我说的哦,不过反正都是些陈年旧账了,我想也找不到什么证据了,只是推测一下。”

“是吗?既然都是些没有证据的陈年旧账,那是不是也有可能当年的佛灯是齐家抢来的呢?那个年代官兵如匪,抢点儿什么易如反掌,何况胡青山死了,也就死无对证了。”这番话我说得毫不客气,是因为无论对苏家还是齐家,我都没有好感。

岂料她却不慌不忙地问道:“那二十八年前的那场大火呢?难不成我们齐家还能隔海放火不成?”

我一愣,顿时语塞。二十八年前的大火几乎不可能和齐家有关,因为那个时候的两岸关系十分紧张,别说有人往来,就是信息都几乎是封锁的。我咳嗽了下,冷然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再遮遮掩掩了,无论是苏家还是你们齐家,我全都不信。”

黑暗中,她发出一阵难辨喜怒的笑声,“对陌生人产生信任,那可是件很危险的事。胡先生这么谨慎是对的,只是……”她顿了一顿道,“苏家可不光只有姓苏的人哦。”

我知道她是指陆素心,顿时心中本能地有些不快,嘴上辩解道:“我一穷二白,没什么能让人惦记的。要说那个什么宝藏,我更是一无所知了。”

“不,就是为了宝藏。虽然你可能现在什么都不知道,但假佛灯在你手里,你又是胡家的后人,所以你就是唯一的突破口!”

“齐小姐,你是不是知道什么苏老都不知道的事?”我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女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没想到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没错。我不信任苏家,所以有所保留。但是我可以把我知道的告诉你。”

“为什么?”

“因为我想要你帮我找到那个宝藏。”

“齐小姐倒是坦率,居然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

黑暗中,她轻轻地一声叹息道:“这个宝藏我是一定要找到的,因为这关系到我们齐家的生死存亡。”

“什么意思?”

“当年我爷爷随国民党逃到台湾后不久,由于种种原因便脱下军装开始从商。这么多年来,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齐家的企业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和影响力。但是就在几个月前,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齐家的企业已经濒临破产了。”

金融危机这个事我是听说过的,这阵子新闻里天天提,好像说是从泰国爆发的,现在已经影响到了亚洲很多国家,中国也多多少少受到了些冲击,只是没有其他国家那么大吧。没想到齐家的企业居然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父亲是独子,为了公司的事已经病倒了,他膝下又只有我这一个孩子,我必须站出来拯救我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