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胡门血案(第4/10页)

她继续说道:“但是齐家的一切全部都将归你,包括我!”

这句话把我吓了一跳,就跟大半夜活见了鬼一样,我惊讶地盯着她,她却一脸认真地看着我。

“齐小姐,这种玩笑就不要开了。”

“我没开玩笑。”她凑上来道,“胡家只剩下你一个人了,你在大陆也没什么牵挂,倒不如去台湾吧,齐家需要一个掌门人,我也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

我顿时觉得很尴尬,虽然我能在苏星海面前虚与委蛇,能在丰哥面前置之死地,但我真的不擅长和女人打交道,连忙后退了一步转移话题道:“齐小姐,你到底知道些什么苏老不知道的事情?就算要合作,起码也得先拿出点诚意来吧。”

“你知道郎世宁的《聚瑞图》吗?”她突然问道。

“你是说那个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为雍正画的《聚瑞图》吗?”

“没错。《聚瑞图》是雍正登基那年画的,取丰年祥瑞之意,是雍正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而命令郎世宁画的。不过《聚瑞图》其实有两幅,雍正三年郎世宁又画过一幅。而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那幅,就是后来画的。第一张《聚瑞图》则保存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那又怎么样?”

郎世宁在1715 年的时候远渡重洋来到中国,随后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聚瑞图》还不算是他艺术生涯最巅峰的作品,他最有价值的作品叫做《百骏图》。此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百匹骏马放牧游息的场面,全卷色彩浓丽,构图复杂,风格独特,别具意趣,被民间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她说:“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很多东西,一开始是并不存在的,国民党退守台湾的时候带走了大量文物,其中被私人侵占了一小部分,但大部分还是归入了博物馆,被收藏保护了起来。”

“台北的那幅《聚瑞图》也是?”

“据我所知,1949 年之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是没有这幅画的。而且,我爷爷留下的记事本里提到了这幅画,可能这幅画就出自那个宝藏。”

“《聚瑞图》出自那个宝藏?”

“根据我爷爷记事本里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我大致推断,那个和琉璃佛灯有关的巨大宝藏可能并非是黄金白银,而是价值更加难以估量的古董!”

“古董?”我微微一惊。

“是的,而且很有可能,无论是琉璃佛灯还是《聚瑞图》,和那个宝藏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苏星海说那是一个曾经改变过这个国家命运的宝藏。

齐佳说那个宝藏并非金银财宝,而是无数的古董文物,甚至随便拿出一两件都有可能震惊天下。

前者的话,传奇色彩更浓,似乎有些神话了这个宝藏;但后者的话的确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要知道中华文明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奇珍异宝被遗失了,任何一件的出现都有可能引起巨大轰动,价值上更是难以估量。

苏星海的海遗会做的就是找寻并收回流失海外的文物的工作,但是这种事情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极大,耗费极高,一年到头可能一件国宝都找不回来。而且尽管国家有这方面的专项扶持金,但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我记得有这样一件事,说的是和郎世宁的《百骏图》同为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五牛图》:《五牛图》五十年代在香港出现时就惊动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亲自给文化部下达指示,要求鉴定真伪后不惜一切代价购回。可见这么一幅传世名画的价值和影响。

如果那个宝藏里真的都是古董,而且是不亚于琉璃佛灯和《聚瑞图》的古董,那这就是一百个塞满黄金的宝藏都无法比拟的惊天大宝藏了。

不过还是有很多疑点,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宝藏从何而来?毕竟聚集这么多的文物古董是不可能一点历史痕迹都留不下的。一般历史上能够大量聚敛古董珍宝的就是朝廷了,只有这种规模的机构才有能力去做如此浩大的工程。个人想要做到这种程度,除非是权倾朝野的巨贪。

虽然一时半会儿我也无法确定这个宝藏的真实性,但不得不说我心动了。比起金钱,古董对我来说更有吸引力,就仿佛是个学者,窥探到了真理的边界,忍不住想要深入下去一探究竟。

正想着,眼前却突然一黑,原来是胡青山墓前的蜡烛燃尽了。

我看看四周,对齐佳说道:“齐小姐,我们还是先回去吧,今天天色太晚了。”

她点点头,刚要走却突然一把抓住了我的手臂,声音颤抖道:“那是什么?”

我一愣,转头四望,忽然感到头皮一阵发麻,此时眼睛已经适应了黑暗,而就在不远处的一座墓碑后面,居然有一个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