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14页)

“警察让她将两个美国人的护照从我们的文件中取出来,而且不能声张。”

科伯恩皱眉道:“谁的护照?”

“保罗·恰帕罗恩和比尔·盖洛德。”

保罗是科伯恩的老板,EDS伊朗分公司的头号人物。比尔则是二号人物,也是他们最大项目的经理,该项目的合约方是伊朗卫生与社会福利部。

“到底出什么事了?”科伯恩问。

“法拉的处境非常危险。”马吉德说,“她被下了封口令。她找我商量。我当然要告诉你,但我担心法拉会遇到大麻烦。”

“等等,我们从头说起。”科伯恩说,“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她今天上午接到了警察局居留许可证处美国科的电话。他们让她去警察局,说是詹姆斯·尼费勒先生的事。她以为是例行公事,于是在十一点三十分到警察局,见到了美国科的科长。科长找她要尼费勒先生的护照和居留许可证,她说尼费勒先生已经不在伊朗了。然后他又问到保罗·布查,法拉说布查先生也不在伊朗。”

“她这么说了?”

“是的。”

布查在伊朗,但法拉可能不知道吧,科伯恩想。布查曾在伊朗居住,然后离开了,但又回来待了很短的时间——他明天将乘飞机去巴黎。

马吉德继续道:“科长说,‘我猜另外两个人也不在,对吧?’法拉看到他的桌上放着四份文件,于是问是哪两位。科长告诉她,是恰帕罗恩先生和盖洛德先生。她说她今早刚拿到盖洛德先生的居留许可证。科长让她将盖洛德先生和恰帕罗恩先生的护照和居留许可证带给他,而且不能声张,不要打草惊蛇。”

“法拉怎么说?”科伯恩问。

“她说今天没法拿。于是科长让她明早送去。他说这是正式命令,她必须履行,还说将有人监视她的行动。”

“这说不通啊。”科伯恩说。

“如果他们发现法拉没有服从命令——”

“我们会想办法保护她。”科伯恩说。他不知道美国人是否必须听命交出护照。前不久他曾在遭遇一场小车祸后交出过护照,但后来有人告诉他不必那样做。“他们没说为什么要交护照吗?”

“没说。”

布查和尼费勒是恰帕罗恩和盖洛德的前任。这意味着什么?科伯恩不知道。

科伯恩站起来。“我们首先要决定的是,法拉明天早上该对警察怎么说。”他说,“我会同恰帕罗恩商量,回头告诉你。”

保罗·恰帕罗恩坐在大楼底层的办公室里,他的房间也有镶木地板和办公桌,墙上也挂着国王的肖像,他也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保罗三十九岁,中等身材,但有点偏胖,这主要是因为他热爱美食。他橄榄色的皮肤和又厚又黑的头发显示了他纯正的意大利血统。他的工作是在一个原始国家建立完全现代的社会保障系统,这可不容易。

在七十年代早期,伊朗有一套不成熟的社保系统,这套系统不仅不能有效地征缴社保费,而且还很容易就会被钻空子——一个人甚至可以因为同一疾病反复获得补助。国王决定从每年两百亿美元的石油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将伊朗打造为福利国家,EDS公司获得了这项工程的合同。美国好几个州的医疗保障和医疗补助项目都是由EDS公司操作的,但在伊朗,他们必须从头做起。他们要给三千二百万伊朗人每人发一张社保卡,从领薪水的人的工资中扣除社保金,并处理社保领用申请。这个系统都由电脑控制——这是EDS公司的特长。

在美国建立一套数据处理系统,就像是用袋装配料制作蛋糕,而在伊朗做同样的工作,则像是要从种植小麦开始做起。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伊朗人并不具备美国企业管理人员的那种进取精神。他们经常制造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在EDS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总部,员工经常能化不可能为可能,甚至能提前完成任务。而在伊朗,干成任何一件事都异常困难,无论如何都要等到“明天”,但其实却是“未来的某个日子”。

保罗用他知道的唯一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勤奋而坚定地工作。他并不是智力超群的天才。小时候的他发现学校的作业很难做,但身为意大利移民的父亲笃信教育的价值,鞭策他继续学习下去,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此后,坚韧不拔的品质就一直助他攻坚克难。他还记得,六十年代EDS公司刚组建的时候,任何一份新合同都有可能让公司一飞冲天或者一蹶不振,而他和大家一起,将公司打造成了世界上最有活力和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他始终认为伊朗的项目也会成功,尤其是在杰伊·科伯恩的招聘和培训计划为公司输送了大批具有高层管理能力的伊朗人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