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计谋跟道德无关(第3/5页)

只是这样的隐忧缺乏一个事实来印证,他只能以写信提醒的方式要夏侯渊注意命运可能露出的狰狞嘴脸。

命运的确露出了狰狞的嘴脸。

在夏侯渊最志满意得的时候。

黄忠用法正之谋拔寨前进,步步为营,目的只为引诱夏侯渊来战,乘机擒拿。这个在军事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反客为主”。

夏侯渊没有看出对手在反客为主,但张郃看出来了。张郃提醒夏侯渊说:“此乃反客为主之计,不可出战,战则有失。”

这是最后的提醒。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生命安全的关怀。对夏侯渊来说,此时如果能听进去的话,他可以不用看命运狰狞的嘴脸。

但是很遗憾。

他还是看到了。

因为这样的时刻,他对一切充耳不闻,只听取自己内心的召唤。

夏侯渊冲锋了。随后他就被一刀两断了。

黄忠大刀落下,连头带肩砍翻夏侯渊,并让他停止了呼吸。

一个斗士就此谢幕。在这乱世,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斗士的宿命往往比较悲惨。他们以为,可以力拔山兮气盖世,但最终发现,这实在是天大的谎言。山还是那些山,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是斗士们不在了。他们一代又一代长眠在山脚,长眠在这个世界的怀里,不再有任何声息。

致命的鸡肋

曹操只得亲自出马了,跟刘备大战于斜谷界口。

一切为了汉中而战,一切却又不仅仅为了汉中而战。因为曹操又一次发现,自己身陷战争泥潭不能自拔。想要进兵,前方被马超所部拒守;如果收兵回去,又被刘备耻笑,正所谓进退两难。

曹操到这时才发觉,人世间有很多包袱都是自己背上的。就像这汉中,得到时以为是蛋糕,想要放弃时却发现是沉重的包袱,或者说是鸡肋。

事实上,关于鸡肋的比喻曹操以为最形象。有一点肉,却不多。吃又不爽,扔又不舍,直教人首鼠两端,爱恨不能。

曹操的主簿杨修是一个聪明人。

聪明人的优点是聪明,缺点也是聪明,或者说自作聪明。

杨修其实不明白——人世间的很多事,糊涂比聪明好。有难得糊涂,却没有难得聪明。

说到底杨修的聪明还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

但是,杨修自得于自己的聪明。

因为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能够洞悉曹操的心理。他的智商可以和曹操相提并论。

曹操造了一所花园。

很大,很壮观。

很多人叹为观止。

曹操去视察了,却没有发出惊叹声,而是写了一个字。

活。

这是意义模糊的一个字。没有人明白其中的意义。

除了杨修。

杨修的聪明在这里有了一个体现。他看到的不仅是个活字。

他还看到了活字写在什么地方。

门上。

准确地说是写在园门上。

杨修告诉众人:“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

众人恍然大悟,觉得聪明人和聪明人之间是可以心心相印的。就像杨修和曹操。

便改造花园,令其小巧玲珑。

曹操重新视察,看到的不是花园,而是一个人。

杨修。

他开始注意上这个人。

很快,杨修又被注意了一把。

塞北派人送了一盒酥给曹操。曹操在上面写了三个字。

“一合酥”。

杨修见了,竟与众人一一分食。

曹操震惊,杨修辩解说:“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

杨修在这里玩了拆字游戏。

他以为猜中了曹操的心理,却不知在曹操心里,他只是个轻浮与自作聪明的人。

曹操开始讨厌这个人了。

讨厌之后是厌恶。

曹操梦中杀人事件之后,他对杨修不仅讨厌而且厌恶了。

曹操一生猜疑。不相信任何人。

所以他害怕。害怕有人趁他睡熟时下手。

便立了这样一条规矩,说他梦中好杀人。他睡着时,任何人不得靠前,免得有生命之虞。

有一个人还是靠前了。

他的近侍。

这个可怜的近侍在曹操睡着时凑上前去只为了给曹操盖好被子,因为曹操睡梦中将盖在身上的被子滑落在地。

但是他没想到,自己为此付出的竟是生命的代价。

他死了。

死于曹操剑下。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突然从床上跃起,以一个极其优美的剑姿将这个恪尽职守的近侍一分为二。

几天之后,因公殉职的近侍被曹操厚葬了。曹操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很有误杀好人的自责。但是梦中杀人的传言落实,对曹操来说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