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残阳如血(第20/20页)

在提出了多达七点的“剿匪”战术,以及多达四点的补充战术之后,蒋介石长篇训词最后的结束语可谓循循善诱:

我历次所下的手令,都是根据我几十年指挥作战所体察研究出来的学问,所写出来的东西,你们不好看过就算了,一定要向部下一般官兵讲解明白,说委员长是怎样告诉我们的。同时,一般长官也一定要将手令带在身边,随时阅读,才能得其精义所在,而有所启发;如到了危难的时候,能拿出来研究,甚可以解救危难或转败为胜。到那时,你且可以问你部下,委员长平时与我们所说的那一句话,你们还记得不记得?这时他们的精神,就可以更加提起来,胆子也可以更加大起来,就更能够勇敢杀敌了。

如有能够“解救危难”的神奇话语,还需众多的战术要点做何?国民党军从江西打到广东,从广东打到湖南,从湖南打到广西,从广西打到贵州,从贵州打到四川,从四川打到云南,从云南再打回贵州,定是没有任何一支部队的官兵将委员长的手令“带在身边”,否则何以一路不见“转败为胜”?

中央红军继续以每天六十公里的速度向西疾进。

没有强大的敌人,没有危急的战事,于是,在红军总政治部的号召下,为了充实损失严重的部队,各军团不断派出工作组努力招收贫苦农民参加红军。红军宣传员只要看见村庄,就跑进去宣传和动员:“我们是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谁愿意参加红军?去跟我们打地主土豪!”第一军团在黔西北盘江渡口边的紫云镇,发现了一个裁缝给国民党军制作的两百套军服,四团全部买下了,并且穿在身上,竟然在后来的路上受到了当地民团的欢迎。红三军团的先头部队是张爱萍的十一团,在江边的白层渡口,张爱萍和当地的民团达成了一个协议:让红军安全通过,红军只渡河不打仗。结果民团甚至给红军提供了渡船。

毛泽东在白层渡口渡过了北盘江。

四月二十五日,中央红军进入了一个叫黄泥河的小集镇。至此中央红军从黔北奔袭南下,现在已经从黔西进入了云南境内。

又进云南了。但这里已不是那个荒无人烟的扎西,这里是云南富裕的中部,如果再向西一步就是云南的腹地昆明了。

红军缴获了优质云腿。官兵不知道怎么吃这种据说很有名的东西,于是就用大铁锅煮。在火腿奇特浓烈的香气中,毛泽东向身后的贵州看了一眼,从中央红军第一次突破乌江算起,红军在贵州整整徘徊了两个月,历尽千难万险之后现在终于走出来了。

至今依旧有人说,如果将中央红军在贵州的转战路线一一画出将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因为那些路线像是拆乱了的线团难以理出头绪。只是无论如何对于进入云南境内的中央红军来讲,生死仅在一瞬间的时刻已经成为历史了。

初春的云贵高原,树木葱茏,野杜鹃漫山怒放。

正是黄昏,残阳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