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暗流涌动的大唐,令人不寒而栗(第2/5页)

李敬玄见高宗这么说,赶紧解释:“不是我退却,是我去了,根本不顶事,怕误了军国大事。”

“李爱卿,你就不要再谦虚了,我看好你!”高宗执意让他去。

连皇帝都看好自己,李敬玄若再坚持不肯去,那就太不识好歹了。由此可见,高宗在性格上面还是有其刚霸的一面。他认定宰相李敬玄不光是个合格的行政干部,也是个上战场带兵的奇才良将。

仪凤三年(公元678年)九月,李敬玄就这样在刘仁轨的一番捣鼓之下被高宗皇帝派往前线。李敬玄带着工部尚书、检校左卫大将军刘审礼等一班将领,率兵18万,直奔西域。

不是李敬玄谦虚,这个朝廷的组工干部,真不是打仗的料。可与他搭档的刘审礼却是个有勇无谋的猛将,猛将打仗就一个特点——扎猛子。部队开进吐蕃境内,李敬玄带着主力部队在后面不徐不疾,稳字当头。

他把打仗当成组织上考察干部了,制订方案,摸清底细,认真测评、专项调查。可刘审礼是个急性子,率先头部队,一路急行军。结果好端端的一支部队自发地断成了两截,刘审礼一截、李敬玄一截。

早打完,早了事。刘审礼不管不顾,一猛子就扎进了吐蕃的埋伏圈。

这个圈到底是谁画的呢?论钦陵,吐蕃宰相,此人大有来头,曾经在大非川将大唐第一猛将薛仁贵打得毫无脾气。刘审礼再猛能猛得过薛仁贵,既然来了,那就不要走了。

吐蕃宰相论钦陵率十多万兵,列阵恭候多时。论钦陵看准战机,把刘审礼一支团团围住。

李敬玄你在哪里?刘审礼左冲右突,可李敬玄迟迟没有出现,这时候率大部队还在后面远远地观察、细细地琢磨。可吐蕃兵管不了这么多,上来就是疾风暴雨般的进攻。

吐蕃兵像浪潮一样一层又一层卷过来,刘审礼虽然是个弄潮的好手,勇不可挡。可最后还是身中数箭,一头从马上栽了下来,当了俘虏。

吐蕃的统帅论钦陵的确是个战场上的妖孽分子,嗜血头狼。这边干掉唐军先头部队,那边掉转马头,直接就冲向了李敬玄。

李敬玄还在后面按程序办事,谁知道吐蕃根本不吃这一套。听说刘审礼做了人家的俘虏,李敬玄又气又恼。吐蕃兵风一般地卷袭而来。

李敬玄慌了,领着军队一口气逃到了承风岭。在逃命面前,人人都能体现出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吐蕃兵一看唐军在高原之上也敢和自己飚速度,那就发力追,直追到对方缺氧。

高原地带,本来就没有方向坐标和地理参照物,跑到哪儿算哪儿。可跑来跑去,李敬玄感觉自己还是在吐蕃的大口袋里挣扎。眼看李敬玄真的就要悬了,难道李敬玄真的要战死在这荒原僻壤。

在承风岭下有很多自然形成的大沟,成就了天然的防御工事。李敬玄急忙命将士守住大沟。论钦陵则率吐蕃兵在对面高山上安营扎寨,形成居高临下之势,逼住唐营。

李敬玄绝望了,真的是上天无门、入地无路。

绝望并不是一个绝望的词,因为还有绝处逢生。绝处逢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突发事件;二是有天外来客出现。李敬玄等来的天外来客是唐左领军员外将军、百济降将黑齿常之。

李敬玄瞪着对面山头的吐蕃大营,两眼都要滴出血了。也就在这时候黑齿常之站了出来。你给我挑500个兵,这500个兵,都要不怕死,左手拎着自己的脑袋,右手拎着砍刀。

月黑风高杀人夜,黑齿常之率领这500人的敢死队,夜袭敌寨。吐蕃兵毫无防备,他们做梦也没有料到唐军会主动发起进攻。

吐蕃兵一时被这500人的敢死队冲得大乱,论钦陵是打过大仗硬仗的,知道对方在搞突然袭击。只要稳住阵脚,就能把对方小股部队干掉。

黑齿常之宛如黑夜煞星,露出他狰狞的黑齿,生生地扯出了一道缺口。李敬玄带着大军徐徐而退,进入鄯州。

总算安全着陆了,比较下来,还是当宰相比较好混,两天一张奏折,几杯茶就混过去一天了。李敬玄有惊无险地搞了一次西域半月游,丢人现眼地回来了。

这时刘审礼的儿子刘易从跑来找高宗皇帝要爹,刘易从是个大孝子,听说父亲被吐蕃俘虏了,当时就昏了过去。醒来后,自己把自己捆了个结结实实,哭着跑去向高宗要爹。这里没你爹,你爹在吐蕃人手里。

刘易从请求入吐蕃去交换人质,把自己的亲爹赎回来。

高宗也是实在人,这时候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好恩准他去吐蕃“省亲”。等到孝子刘易从心急火燎地赶到吐蕃,刘审礼已伤重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