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东乡T”:东乡平八郎全歼波罗的海舰队(第2/9页)

13时55分,三笠号上的测距仪显示,两舰队相对距离接近万米,即将互相进入射程,炮战即将开始,东乡平八郎命令在三笠号上升起开战的信号旗——“Z”字旗!

“Z”,这是英文中的最后一个字母,代表着毫无退路,山穷水尽,也代表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随着这个信号旗的升起,各舰舰长全部立于本舰最高层的舰桥之上,把东乡平八郎提前拟定的旗语通过军舰传音管道传达给每一个战位的所有人耳中:

皇国兴废,在此一战;

各员一层,奋励努力!

东乡平八郎为何能最终打出“T”字战法?

10分钟后,14时5分,两支舰队的相对距离迅速拉近至8000米,对方军舰能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一个对于双方都很理想的杀伤距离,你不杀伤对方,对方也会杀伤你,俗话说先发制人,谁打响第一炮对于舰队是很重要的。由于之前那两个前后矛盾的命令,波罗的海舰队还没有从混乱中完全恢复,此时应该正是东乡平八郎发起攻击的大好时机,赢个开门红!

而东乡平八郎并没有下令开炮,此时联合舰队的整体航向是由北向南,波罗的海舰队的整体航向是由南向北,两支舰队正好正面相遇逆向航行,东乡平八郎举起了右手向左下方挥去:左满舵!同时命令三笠号向身后的其余11艘战舰打出旗语:各舰随我!

左满舵,也就是向联合舰队的左后方掉头,进入了杀伤距离,却不开炮,也不打声招呼,自顾自地掉头走了。东乡平八郎这一幕“敌前大回头”简直惊呆了俄舰上所有人,拿着望远镜的俄军军官忍不住大喊:“看啦,敌人开始干很奇怪的事情了!”

进入射程后敌前大回头,这是海战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正如每个海军士兵都知道的一样,这不是足够高明,而是足够傻,由于转弯掉头,联合舰队的军舰会一直无法向敌舰瞄准炮击,却自动给波罗的海舰队增加了炮击面,让俄军可以顺着转弯过程把转弯军舰从舰首轰击到舰尾,而且东乡平八郎是让11艘战舰都跟随三笠号掉头。也就是说,这是排成“1”字纵队的12艘战舰定点转弯,在海面上会留下一个固定的转弯点,不仅转弯的军舰无法向俄军炮击,就算是跟在后面等待转弯的军舰也因为被前面己方的军舰挡住视线而无法炮击。那么对于罗长官来说,他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了:对着那个固定的转弯点,就像打12个固定的靶子一样,轰完这艘再轰下一艘,不仅可以把每一艘转弯的军舰从舰首轰到舰尾,还可以把整个联合舰队从舰队之首轰到舰队之尾!

波罗的海舰队在大口径重炮上拥有压倒性优势,只要发挥这个优势,利用这个“打靶”的机会,一定可以将联合舰队全歼!这真是天赐良机啊,东乡平八郎这个举动真是愚蠢到了家,世界上竟然有如此愚蠢之人?罗长官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军官们告诉他,眼前的一幕确实是真的,所有人都看到了三笠号对波罗的海舰队毫不理睬,正在自顾自地转弯掉头,后面还排着正老老实实等着转弯的11艘军舰,看上去既愚蠢又滑稽。但不论东乡平八郎想干什么,这是他自取灭亡!罗长官一扫多日以来的小心谨慎,他忍不住兴奋地大声呼喊:“可怜的东乡平八郎已经被上帝抛弃了!他是个疯子!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向敌舰队拐点射击!”罗长官迫不及待地下令在旗舰上升起信号旗!

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首先开炮,大口径重炮飞向三笠号,霎时间,三笠号被击中,而后面的炮弹仍然如雨点般地飞来,三笠号完全消失在四周腾起的水柱和烟雾之中。秋山真之跑来跑去,掏出一个小本子认真地记录三笠号的中炮数,如果三笠号被击沉,一切都将失去意义,谁也不知道他此时为什么要记录这个,但秋山真之就是那么认真地记录着,水柱把他从头到脚浇了个遍,这下可好了,这位不洗澡的老兄倒是连衣服都给洗了。

炮火中,秋山真之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他顾不上自己一身是水,马上又跑回东乡平八郎身边,请求东乡平八郎进司令塔,最高舰桥完全暴露在外,毫无防护,是俄军最优先瞄准炮击的地方,大部分的炮弹都是在舰桥周边爆炸,炸裂的炮弹碎片不断地飞过来,碰上者非死即伤。作为联合舰队的首席参谋,秋山真之绝不能让司令长官置于最危险的境地,这也是他的职责所在,可无论秋山真之和其他人如何请求,甚至急得挥舞双拳、大喊大叫,东乡平八郎始终不为所动,他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一手握佩刀,一手持望远镜立于原地,绝不挪动半分,就像是军舰上原有的一个部件,也确实像一具“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