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918(第6/8页)

这种情况促使英军谋划了一个几乎可算得上是经典之战的战役,并随之摧毁了齐格弗里德防线(英国人称之为“兴登堡防线”)。9月27日,英军动用强大兵力对康布雷前面的9英里长的防线发起进攻。德军的防御阵地有3公里纵深,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圣康坦运河流经其中。这条运河有5英尺高的斜坡,向下是6英尺深浑浊的水流。在这个阵地上,坦克能够通行的唯一道路,似乎就只有圣康坦运河经过的一个大型隧道,但它被厚重的铁丝网覆盖着,坦克会被堵塞在那里。不过,英军的大规模炮击超过了8小时,仅仅是野战炮每分钟就会发射126发炮弹落在500码的战壕上,再加上准备十分充分的重型大炮的反炮兵射击,德军的重型大炮被彻底摧毁。实际上,德军的防御部队已被打得晕头转向。好运也随之而来,英军竟然得到了德军防御阵地的草图。另一个好运接踵而至,运河上浓雾弥漫,这使得一个师能够跨过运河,并登上对岸,并随即在齐格弗里德防线上撕开一条3英里宽的口子。这一军事行动中的壮举使得澳大利亚军队和加拿大军队能够在两侧向前推进。到10月5日,英军挺进到开阔且无防御的地带,黑格将军又一次提出停止前进。不过,德军却在持续撤退,11月初,他们把防线部署在与布鲁塞尔和那慕尔还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而在另一条战线上,美军终于在10月中旬突破了克里姆希尔德防线,并能够由此威胁德军在梅斯的大型铁路运输基地。

事态已经非常明显,德国将要战败。从3月到7月,已经损失了超过100万士兵。而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又有75万名士兵伤亡,其中有一半成了战俘。此外,随着工厂工人劳累过度,德国在战争时期的经济也出现了危机。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抱怨,柏林北部和东部的工人阶级缺少4 000列铁路货车用于运输关乎生命的马铃薯。正像1945年发生的情况一样,这个国家毫无疑问能够继续战斗下去直至1919年,但结局已是一清二楚。9月28日,鲁登道夫的神经彻底崩溃,他对每个人咆哮,最后甚至对德皇发火——必须停止战争。他告诉他的参谋人员,“军人已无信心,无法再相信他们”。当然,德军能够在莱茵河畔进行抵抗,但一切都在分崩离析,德国的盟友现在都退出了同盟国集团。这些国家一直在密切关注西线的战争,随着鲁登道夫巨大的攻势招致失败,它们期望能够保全一些东西以免遭到彻底毁灭。

萨洛尼卡曾被德国人轻蔑地称作最大的战俘集中营。9月15日,该地的协约国部队最终终结了同盟国军队对它的控制,并向前推进,保加利亚的军队随之崩溃。无论如何,德国人都没有像保加利亚人所期望的那样奖赏他们——建立往昔岁月(很久以前)中存在过的什么南巴尔干帝国。9月28日,保加利亚人请求停战,并断绝了它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不过,不管怎样,青年土耳其党人对德国干预高加索也感到气愤。一些人在考虑他们是否可以放弃德国人并把阿拉伯人让给英国人来统治。作为交换,在英国的支持下,土耳其把统治力量集中在高加索地区及其石油资源上面。恩维尔·帕夏正在全面彻底考虑替代奥斯曼帝国的方案——一个民族主义的土耳其,一个将接管突厥人的中亚土耳其。一些青年土耳其党人搭乘德军的一艘潜艇离开敖德萨,开始了他们的行程,分别前往阿富汗、高加索地区、柏林和莫斯科来落实这个方案。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撤出叙利亚,并与协约国在10月30日达成了停战协议。奥匈帝国随后也退出了同盟国集团。在此之前,奥匈政府口头上表示接受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计划”,皇帝还任命完全相信“十四点计划”的拉马克教授(他最后在流亡期间成为了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教授)出任首相。但这也意味着哈布斯堡帝国的终结。匈牙利宣布独立,代表其他各个非德意志民族的民族委员会也宣布独立。非常奇怪的是,奥地利的德意志人竟然抢先站队期望加入德国。当时甚至发生了德军对奥地利的短暂入侵。意大利人利用这种混乱状况,乘机抓捕成百上千名未加抵抗的奥军士兵,并将这一事件称为维托里奥维内托战役。

德国手中仍握有一些底牌。确实,它的军队已今不如昔,但它的一些关键力量仍令人畏惧。德国控制着俄国和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区。而且冬天就要来临。在协约国方面,莱茵河是一大天然障碍。而战争导致的疲倦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此外,各国内部还存在着潜在的分歧——拥有庞大帝国的英国人,会对包括殖民地解放条款的“十四点计划”感到满意吗?毕竟,《布列斯特和约》已经造成了沙俄帝国境内非俄罗斯民族的自决。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性——美国有可能呼吁德国作为最重要的反共产主义国家,而德国可以因此维持运转。此时,鲁登道夫有了一位傀儡外交部部长。在9月末保加利亚停战之后,鲁登道夫曾草率地起草了一份计划,他甚至没向宰相透露。威尔逊总统可能会受到欢迎,这意味着要正式地使德国以更为民主的方式进行统治。德国左派倒是可以在这个意义上使自身成为有用的道具。可是鲁登道夫和其他许多民族主义者已在指责这种方式造成兵民士气下滑、经济混乱,高工资还导致了通货膨胀。9月30日,德皇任命一位思想开明的南德人士巴登亲王马克思出任新宰相,他的内阁包括了一些中左派政党的代表。马克思亲王充分地意识到,如果他请求停战,恰恰有可能会无可挽回地瓦解人民的士气,人们会觉得木已成舟,没什么好说的,于是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崩溃,从而不会给和谈留有任何余地。从事态的发展来看,他无疑是正确的。德皇在写给马克思亲王的一封公开信中,对这个想法嗤之以鼻,并指出,“任命您为宰相,不是为了给最高统帅部制造麻烦”。这是德皇最后一次为德国历史做出他的灾难性“贡献”。鲁登道夫在真正切实地拯救他自己的声誉——劝告其他人努力结束这场战争,但当他看到德皇的公开信后随即改变了主意,并说这不是他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