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第2/10页)

冷海生说:“他再有办法,赚的钱再多,也是自己的,不是咱公家的。”

张大同说:“不能这样看问题。赚的钱是他的不错,可他作为一个自然人能用掉多少?绝大部分还不是用于平川的经济建设了么?这有什么不好?昨天,他带着个女公关跑到了我家里,要我死活把机械一厂的地皮弄下来,明确提出想参股盖大厦。我当时没答应他。现在想想,倒有个主意了。我们马上不是要搞股份制改造试点么?你们看,能不能接受他们亚太来入股呢?柏志林说,他的亚太能拿出一千万,有他这一千万,我们环城路南线两个厂子的拆迁费用不就解决了一部分么?!今天,我们就在这个短会上先议议。”

正说着,另外一个副书记和一个副总经理也到了,张大同马上叫秘书关掉电视机,宣布开会,开宗明义就说:“先通报一下情况:我们提出以兼并平川机械一厂为前提,自我消化两个厂拆迁负担的条件,市里还没有最后答复。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恐怕是,美国SAT公司远东部的郑杰明又插手了。郑杰明从机械一厂邱同知那里得知台湾华氏无法履行意向合同,又把修改后的方案拿了出来,准备向市政府另外支付五百万元人民币的地价补差,取得这块黄金宝地五十年的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南环两个厂子是不是还按原计划拆?拆了后,市里把地皮给了美国SAT公司,我们就被动了。不拆,曹市长不答应。今天上午,曹市长和金秘书长又连打了几个电话给我,话已说得很难听了。”

老总、书记们都不说话。

张大同又说:“从顾全大局这一点上讲,我看,我们没有理由不拆,就是困难再大,也得拆。但是,从保护国有资产不向外资流失这个角度讲,我又不太赞同先拆。我想借这个机会给市里加点压力,把这块黄金宝地争取到手,把这座规划中的国际大厦变成我们未来的集团总部大厦。为此,我宁愿和民营亚太公司合作,也不想和外资合作。我希望这座大厦没有一丝美元的气味。”

束万宏提醒说:“张总,你这话可不能在市领导面前说,这与我们积极引进外资,对外开放的大气候不相符哩。”

冷海生也说:“要我看,真能和美国SAT公司合作也不错,总比和柏志林的亚太合作好。”

张大同不高兴了:“同志们,你们怎么对民营企业有这么大的偏见?亚太再怎么说也是我们的民族资本,我们有便宜不让自己的民族资本占,还能让外国资本占吗?全世界哪个国家不在保护自己的民族资本?在这一点上大家都不要糊涂!”

老总、书记们又不做声了。

张大同叹了口气说:“当然,到现在为止,地皮我们还没拿到手,我也还没想过让亚太插手机械一厂的地皮,但已想请亚太对我们集团参股,就是法人股,自然,这也得他们愿意。”

束万宏摇起了头,说:“只怕柏志林不会同意。这人多精明呀,不见肥肉不下嘴,他会把钱往咱这庞大的烂锅里扔?”

张大同说:“现在是烂锅,将来不是,对此,我张大同充满信心。另外还有一点,我请大家不要忘了:我们这个集团可是全省股份制改造的试点单位,将来很有希望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你们知道这上市公司意味着什么吗?”

这些长期计划经济造就出的书记、老总们大都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张大同真想给大家上一堂关于股票,关于期货,关于现代经济的大课。然而,眼下却不是上这种课的时候,两个厂子的拆迁和机械一厂地皮的事必须解决。于是,他摇摇头,又回到了正题上:“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家看看怎么办吧。”

冷海生这才说:“我赞成先顶一顶,不过,最好不要硬顶,还是软磨,反正南环这边一时也开不了工。”

束万宏说:“软磨不如硬抗,我看倒不妨早一点和市里摊牌,请吴明雄书记明确表个态。”

又一个老总说:“吴书记如今和陈书记的关系可是不一般,陈书记老想着以优惠条件吸引外资。如果吴书记受陈书记的影响,表态答应把地皮给了SAT公司,我们就连这点希望都不存在了。”

正这么说着,亚太集团的柏志林打了个电话过来,对张大同说:“张总,告诉你一个最新消息,一个小时前,机械一厂那个汉奸邱同知,带着SAT的郑杰明到泉山水利工程指挥部去找陈忠阳了,百分之百是去谈地皮。”

张大同一怔,急问:“你咋知道的?你不是在中心集募站表演捐款吗?我刚才还在电视里见到你呢。”

柏志林说:“我就是在中心集募站听内线朋友说的,绝对可靠。因此,我建议你们马上去找吴书记,和吴书记好好谈谈,免得日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