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第3/10页)

张大同说:“我现在到哪去找吴书记?吴书记是在水利工地上,还是在环城路工地上,谁知道呀?”

柏志林说:“我知道,现在吴书记和束市长都在国际工业园门前的路段上,正陪着省交通局李局长看规划中的环岛现场呢。”

张大同不由地发了句感慨:“柏老弟,我真服你了,信息这么灵。”

柏志林在电话里直乐:“我在电视上做广告时不是说了么?我这个民营公司要依靠党和政府,当紧当忙时不知道党和政府在什么位置还像话么?!”言毕,又说,“张总,我对你老兄忠心耿耿,你这国营大集团得了好处可别忘了我这民营小兄弟呀。”

张大同说:“当然不能忘了你柏总。我们书记、老总们正在开会研究和贵公司的合作呢,不仅仅是一座大厦的合作喽,想和你老弟更全面,更精诚的合作,请你们亚太集团参股,如何?你老弟有没有胆子把你们私人游击队的土枪、土炮都带过来,参加我们国军呀?”

柏志林不置可否,只说:“张总,有您这样的大帅做国军司令,这事咱还不好商量吗?!现在当务之急是,赶快把那块黄金宝地拿到手。若是陈书记先找了吴书记,吴书记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你的工作就难做了。”

张大同觉得柏志林说得不错,遂中断了会议,马上驱车赶往国际工业园。果然,在国际工业园里见到了吴明雄。

这时,吴明雄和束华如正在启动区的综合大楼里向省交通局李局长介绍国际工业园的情况,一见张大同进门,便沉下脸问:“张总,你们纺织机械集团那两个厂子是怎么回事?咋还不动手拆?还等什么?”

张大同说:“吴书记,我正要向您汇报……”

吴明雄说:“你别汇报了,我都知道。你们不就是盯着机械一厂的那块地皮吗?报告我看了。我告诉你,这事现在还不能谈。地皮日后能不能给你们,我和束市长都不敢说。你们若因此就不顾大局拖延拆迁,影响环城路工程,后果自负!”

张大同心里很怯,嘴上却仍在争:“听说市里打算把地皮给美国SAT远东部的郑杰明?我们就有些急,怕国有资产会流失。”

吴明雄这才口气缓和了些:“大同,这你不要担心嘛,我们共产党的平川市委和平川市府不是满清王朝嘛,我和束市长也不是慈禧太后和李鸿章,头脑很清醒,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改,但却决不会卖国。”

束华如也说:“市里根本没考虑过把地皮低价转让给郑杰明,迟迟不能拍板的原因还在于台湾华氏集团。华氏不能如期投资电厂,责任在台湾当局,不在华氏。吴书记就想,我们做事不能太绝。现在,我们大体是这样设想的,其一,这块地皮给你们,由你们出面和华氏合作,尽可能争取最大利益;其二,在你们和华氏谈不拢,而你们又有实力独自开发的情况下,也可以由你们一家干。”

张大同放心了,转身告辞。

吴明雄追着张大同的背影又说了句:“张总,不要再观望了,东环、南环的开工期要提前,你这个全市最大的国营集团要带个好头。”

张大同回头向吴明雄挥挥手说:“吴书记,你放心,我连夜安排拆迁!”

驱车赶回集团总部时,天渐渐黑了下来。朦胧夜色中,几个集募站门前还有不少下了班的人在捐款。集募站的收音机都拧到了最大的音量,电台在不停地广播着一个个捐款者的姓名和捐款数额。

路过中山路集募站时,张大同无意中发现,自己年迈的父亲也在捐款的人群中。

一阵热流从心中涌过,中国平川纺织机械集团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张大同停下车,悄然走到捐款队伍的尾部,将口袋里仅有的一百五十元现金全掏了出来,递给一个带红领巾的小女孩说:“小朋友,叔叔没时间排队,你替叔叔把这些钱捐了,好么?”

小女孩接过钱问:“叔叔,你叫什么名字?怎么给你登记呀?”

张大同说:“就这样登记:一个平川市民。”

四十九王媛媛独自一个人在家里看着电视,听着广播,心渐渐热了起来。后来,就一遍又一遍地想:平川市委、市政府号召每一个有劳动收入的市民为环城路工程建设捐款,自己作为一个平川市民,无疑也该响应号召,捐出一片心意。

开头并没想过要捐八千元,只打算捐180元。因为,到这天下午五时止,她手头只有这180元钱。

没想到,五时左右,过去的厂长,现在的康康豆奶公司总经理田大贵来了,带了12000元给王媛媛,说是医疗费报销款。

王媛媛知道公司上了豆奶生产线后,日子好过多了,对医疗费及时报销深信不疑。然而,算了一下账,却发现不大对头,报销款多出了足有五千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