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又迈出了一小步(第3/9页)

贾士贞看看冷锅冷灶,感到几分落寞,踏着沉重的脚步,推开卧室的门,房间整理得干净而整齐。往事一件件涌上心头,他一个人在床上坐了一会儿,便去了餐厅。

贾士贞回到宿舍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半钟了。从医院回来这几日,他变得特别害怕寂寞和孤独,现在玲玲走了,他更加感到孤独,这样的心情过去是很少的。刚开了门,又想退出去,正在这时,电话响了,他连灯也没开,便大步来到茶几旁,伸手拿起电话。

“喂,是士贞部长吗?”电话里是十分熟悉的女人声音。

“是我。”贾士贞显得有些激动,“是祖莹吧!”

“是我。你在干什么?我不会打搅你吧!”

“怎么会呢!”贾士贞坐到沙发上,“祖莹,我一个人正感到无聊,你的电话再迟半分钟,我就出去了。”

“那太巧了。你的一切都好吗?”华祖莹说,“士贞部长,我马上就要毕业了,六月份,可能在六月上旬举行毕业典礼。”

“那我祝贺你呀!”贾士贞说,“毕业后有什么具体打算?”

“我也处在矛盾之中,其实特别想回到自己的国家。”

“自己拿主意吧,你回来的话,还有那么多学生呢!”

“你别取笑我了,我算什么呀!”华祖莹停了一下,说,“你现在有什么动作?”

“我现在越来越艰难了,制度的改革、建立,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比如现在人人都在大声疾呼的‘政治文明’、‘民主’问题,都涉及到人,凡涉及到人,就有既得利益问题,也就很自然地出现了障碍。”

…………

挂了电话,贾士贞看看手表,这个越洋电话整整打了一个小时。

这时,贾士贞开了灯,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满脑子都是干部如何产生的问题。现在一个乡有十多万人口,少的也有五万以上,十八岁以上符合条件的选民在70%左右,况且现在有些地方成年人外出打工,如何保证绝大部分选民都来积极参与投票,这是他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此外,乡长的候选人如何产生,是组织指定?还是群众推荐?而市直机关部委办局的领导,到底由什么样范围的群众参加投票比较合理?如果说仅仅由一个单位的群众选举,有的单位人员太少,只有十来个人,甚至不足十人,这样的选举往往容易出现片面性,如果让其他单位人来投票,又有不了解候选人的情况。这些问题,在市委组织部、在市委常委会上都有过争论,现在贾士贞又在反复思考这个严肃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下一步如何解决在公选当中没有竞选上的那些人的问题。像刘义修,他本来就已经是正处级领导了,原来的职务已经不存在了,而且其他职务也竞争不上,到底怎么样去安排?这个问题他已经向常书记提过,只是常书记现在还没有时间和他坐下来研究,而他作为市委组织部长,必须有一个主要意见。

一夜不曾安眠的贾士贞,觉得头脑发重,刚用凉水洗了一把脸,卫炳乾就到了。两人去餐厅吃了早餐,便驱车去了电视台,后天是市残联公选领导班子的公开演讲和答辩,现场直播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这两天除了在西臾新闻里作报道,还在其他节目下方打出字幕。现在全市六百多万人民都在拭目以待这一庄严的时刻。

从电视台出来,贾士贞和卫炳乾直接去了平臾县。

平臾县在下臾市属于中等县,全县人口八十多万,各项工作在全市都名列前茅,而且领导班子也比较团结,县委书记和县长都是四十岁上下的人。常书记提议乡镇长的直选先在平臾县选一个乡进行试点。目的当然很清楚,乡长过去都是由人民代表选举的,要改为全体选民直接选举,成功率有多高?大家心中都没有底。车开到半路,贾士贞的手机响了,一接电话,正是平臾县委书记沙义廉。贾士贞说就不到县城去了,直接去乡里。

十多分钟后,沙义廉和县长张建生、县委组织部长黄孝清赶来了。随后,沙义廉的车子掉转车头,不一会儿就到了川坝乡。

川坝乡在乡镇机构改革时由三个乡合并而成,现有十五个村,五万多口人。乡党委书记是近年来由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下派的,是一个三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乡长也只有四十岁,而且已经当了一届的乡长。

乡长乔志明汇报完了乡里的基本情况,由卫炳乾具体谈了下一步在平臾县进行直接选举乡长一名,这是关系到平臾县、西臾市、全省,甚至全国的影响问题。贾士贞强调县委、乡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搞好这次直接选举的试点工作。

看来,乡党委书记桂玉清和乡长乔志明早已有了思想准备。情绪也比较稳定,在谈到怎样保证大部分选民都能参加选举时,乔志明和桂玉清都认为最好在春节前后进行投票,但是贾士贞说,现在才四月下旬,这项工作不宜拖得太久。乔志明提出在麦收期间进行,乡里再做做工作,估计80%的外出农民都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