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8页)

而对于十五个村的村干部们,突然间好事从天上降下来了,他们同样是馋涎欲滴。他们知道,村官不是官,只有当上乡长了,那才是官。过去他们没想过,因为他们认为祖世上没有积那个德,农民就是农民,他们认命了。而今天,春雷一声震天响,既然上天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认为这一定是天命所为。

首先是大部分村支书和村委主任在消息广播后的第二天晚上,聚集到了三村老支书郭广西家的院子里。郭广西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初中毕业,当时他的父亲是大队书记,没考上高中的他,就在大队当了民兵营长。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郭广西接替父亲大队书记的职务,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不仅在村民中,而且在全乡十五个村的村干部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村里许多事情都要听听他的意见。

看到来了那么多村干部,郭广西像请客一样,在院子里摆了三张八仙桌,茶杯不够,就用碗,孙媳妇和孙女不停地给客人倒水。郭广西知道大家的来意,像开会一样,站在中间说:“各位,中国解放了五十多年,从来没听说过乡长给农民选!我当了一辈子村干部,多少也闻到点政治上的味道,看来,如今真的民主了。大家信任我,我虽然老了,但我头脑清醒,广播里说全乡五万多人口,只要选民半数以上拥护了,就能当乡长,可是,说是说,做是做,不要说那些普通的农民,就是在座的,乡长给你当了,你真的能当?不把全乡五万多农民领上致富的道路,老百姓不把你拉下来才怪呢!”郭广西吧嗒了几口烟,接着说,“所以,大家都要自己称一称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我知道今天来的各位也并不都是因为自己想当乡长,而是关心川坝乡五万多口人,关心选乡长这件事,或者还有一种好奇的心理。就比如,大家知道我老了,早就不该当这个村支书了,可是还到我家来,想听听我的意见。”

“是啊!老郭书记,您想得远,看得高啊!”

“我们的心里都拿不定主意,您说说该怎么办吧!”

“叫我说?”郭广西的目光在众人中慢慢移动着,“在座的几十人当中,首先年龄不符的一大半,学历不够又去掉一部分,能够参加竞争的就屈指可数了!”

“是啊,是啊!”

而此时坐在人群中的十五村村委会主任耿学成一言未发。其实,自从广播里听到县委要在川坝乡直选乡长的消息时,他的思绪一刻也没消停过。昨天一夜,翻来覆去,通宵未眠。当然,在村干部中,他是最具实力的一个。无论是年龄、学历、经历,他都可以上阵去拼一拼的。可是,他知道,乡长虽然是最基层的政府官员,却也是一名正科级干部,不要说在村干部、在农民眼中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官,就是在乡干部中,即使在县直机关干部中,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更是晋升县处级、市厅级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台阶。所以,县委真的能把这个权力交给川坝乡五万多农民吗?假如只是演演戏,做做样子的,那岂不白忙活了吗?

老书记家院子里灯光通明,这些村干部们静静地望着墨蓝色的夜空,繁星在不停地眨着眼,是在嘲笑他们,还是在鼓励他们?

郭广西默默地转过身,进了堂屋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三包红双喜香烟,他迅速地撕开两包,将香烟散在桌子上,说:“来,都把手里的旱烟放下来,不管会不会抽烟,都抽上一支,红双喜嘛,图个吉利!”

大家一起莫名其妙地看看老书记,有人发出低低的笑声,更多的人拿过一支烟,却愣愣地仔细盯着香烟看。

“老书记,您真的有灵机妙算啊,知道我们今天来?”

郭广西笑笑,说:“我外孙结婚,给我带来两条红双喜,我还没动过,看来这是上天给大家送喜来了!”

耿学成随波逐流地点了一支红双喜,慢慢地吸了一口。茫茫的思绪把他带入往事的回忆中去。

想当年,他是从川坝乡走出去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十年前,高考时,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志愿填成农业大学。结果被北方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录取了。毕业后他报考省农林厅公务员,失利之后心灰意冷。这时,县农业局需要一批乡镇农技人员,耿学成就回到了家乡。在川坝农村站干了两年之后,他当上了农技站副站长,就在这时,省里号召大学生当村官,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上了十五村村委主任,不久入了党,成为川坝乡最年轻的大学生村委主任。他在川坝农技站和村里又干了四年,一直挖空心思,要让全村四千多村民富裕起来,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成为莫由第一村。可他从没有想过自己去竞争乡长。他知道,不是他的条件不够,而是县里的主要领导人怎么也想不到他耿学成呀!至于选举乡长,他一时还没有真正接受这样的现实。